第41章 句句如珠,前景无限
  下午2时17分。中共汉寿县委常委会议室。

  陈福初:坡头公社黄泥湖大队第2生产队社员张学武,今年66岁,大儿当党支部书记,小儿在部队当干部。老张捕鱼,尤其是捕捞水鱼有一手绝活,养鱼,喂猪,有他独到的方法。全家纯收入2806元。人平纯收入384元。他贡献给集体220斤鲜鱼。专业户特点是会安排,有技术,勤劳动。专业户、重点户都有一定的联合。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过程中,会有雇工的情况。冯贤义请了一个老倌子,张良发请了个16岁的小青年。

  第五,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趋势。一是农民在不离开土地的前提下,只有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才能富裕起来。黄泥湖大队第2生产队,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的48人,占全队总户数的9.43%。这些户都富裕起来了。二是要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必须会经营,有技术,勤劳动;必须学知识,想得远,架势大。曾宪贵注重资力投资,每个伢儿都要读到高中毕业,女儿自费送到蒋家嘴学餐饮业,掌握了新的知识,回到本地做生意,赚钱更快更多。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民想成为专业户、重点户,但受到条件制约。有的有干劲,肯劳动,但缺技术;有的有志气,有技术,但缺资金,缺劳力。不过这些人都在向身边的专业户、重点户阴到学,暗地里赶。也还有一些农户得过且过跟到拖。一种是身体疾病比较多,力不从心;一种是懦服人,稀泥巴糊不上壁。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方面有个典型户聂定枝,全家插了5亩田,总产2000斤,所有收入226元。他根本没有打算,过得何样算何样。通过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自然会出现一种联合体。联合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有技术为中心的联合。二是以生产资料为中心的联合。三是以会经营为中心的联合。酉港公社猫山大队肖礼堂,承包大队一条船,不会揽生意,而连安大队有一个社员会揽生意,两人联合起来,取长补短,收入比以往大得多。四是以劳动力为中心的联合。

  第六,目前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遇到的问题。一是怕政策变。三和公社的刘腊玉,西竹山公社五里桥的剪登耀,又怕搞得妻离子散。二是部分领导认识模糊,障碍了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例如酉港公社竹山坡大队第6生产队周克鈞,承包了250亩水面,每亩上交12.7元。另外有一块水面430亩,由周克顺承包,交6000元,结果没交上来,比周克鈞每亩少交2元多。宁肯抛荒,不肯失业。有些干部和群众想的是要富捆在一起富,要穷捆在一起穷。三是专业户、重点户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首先是提供商品信息。周达顺养了三黄鸡,就不晓得往哪里交。有的地方专业户、重点户还不十分吃香,干部歧视,群众嫉妒。

  第七,因势利导的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一是搞清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方向准了,就这么使劲。二是加强对专业户、重点户的领导。西竹山公社由党委副书记罗上慧当组长专抓,效果较好。酉港公社去冬提出了创1000元户的活动,涌现出专业户、重点户876户。组织去外参观。三是帮助专业户、重点户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他们要求解决不懂技术的问题,要求提供商品信息,还要求解决货款等一些实际问题。四是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就要正确对待雇工的问题。马福喜喂鸭500多只,不敢请工,只好让自己13岁的小伢儿丢掉书本,看鸭。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投入也要得报酬。请工,可请好多为宜。过去划分富农成份,是以请工20%划定的。

  第八,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一是认真整顿好财务。西竹山公社首先摸清家底,然后再进行整顿。二是完善1983年的责任制,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具体体现。田土不要大动,利用群众的恋土观念,提高年产。要动,也要让群众自己去动。三是耕牛问题。都感到轮养轮用不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四是队屋问题。酉港公社201个生产队,300栋队屋,能利用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