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银水湖,稻草屋
变卖款95013元,以上的清理预计可收入1244333元。全社共欠老贷356485元,还到目前为止还欠老电费343785元,还欠其它往来款103043元,共计付出803343元,收付以后还可存款441000元,每年可得利息23235元。大队建专账,公社专人管理。

  周立民:要开支必须由社员代表大会同意。

  郭道弘:专业户带来了三个大促进。首先促进商品率大提高。全社提高商品率787万元,每人328元。全社20400人,1009户。上交万斤粮的157户,上交2万斤粮的10户。油料1500担,已上交1300担,棉花4500担,湘莲2500担,生猪4500头,禽蛋4000担,鲜鱼5000担,茨米1000亩,蔬菜800亩。全社18个重点专业户,所在16个生产队,比较起来,专业户比平常户的积累高4倍。一般的农户上交积累58元,而专业户上交积累209元。纯利一般农户人平360元,专业户人平1245元。商品率一般农户人平是270元,专业户人平为1628元。

  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大发展,引起了收入的大变化。1981年以前,我社多种经营收入占总入的20%,粮食收入占80%。1981年,多种经营占总收入的38%,粮食收入下降到62%。1982年,多种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49%,粮食收入占51%。纯收入的变化,1980年人平98元,1981年人平220元,1982年人平350元。

  这时,传来汽车喇叭声。

  周立民:小管开车到哒。从叫声听得出。

  果然,周立民话音未落,司机管金生手握车钥匙,脚步轻轻地走了进来,在一旁坐下。陈福初给他递上了一支藕。

  郭道弘:促进了大改体、大联合,引起了较细的专业分工,还有种植业内部的分离。这个联合是由于责任制,资金劳力不足等引起的。往后,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什么是专业户?一户的劳动力,只从事一项专业性的生产,只种口粮田,不向国家承担上交粮任务。第二,搞专业户要有个任务,广劈生产门路,解决剩余劳力的出路。因地制宣地提出规划,确定奋斗目标。我社打算1983年发展941个专业户,每个专业户只搞一项,其中大队600多户,种植业80户,养殖业226户,养猪由大队掌握的40户,由生产队掌握的535户。发展专业户对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大有好处。这次经过普查,发现我社有470个专业技术人才。

  周立民:这个普查技术人才,你们写个材料,怎么普查的,推广到全县去。有了专业技术人才,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寸水不闲,寸土不荒。农民离不开土地,工人离不开机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在水里,在土里大做文章。

  郭道弘:发动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要支持专业户的发展。外贸,购销要鉴定好购销合同。专业户保证不上自由市场。县畜牧水产局和防疫站,搞好病疫防治,与专业户签订合同。要修改乡规民约,谁的田里毒死了鸭子,就要谁赔。改进领导方法,改进奖惩条例。分片设联络员,不搞死守一个队。土地管理好,使用好。这是搞社会主义的标志。土地管理不严,使用不好,就会出现乱占乱用土地的严重问题。去年全社占去良田沃土380亩。

  周立民:土地是人民赖以生存之母。现在有些理论要重新认识。为什么呢?啊!过去,生产资料是集体所有。

  他说着,从椅凳上站起来,走到屋中间,反剪双手,说:生产资料要服从社会的变化。耕牛算是生产资料。所谓集体经济的积累,也要重新认识。以后集体的积累,肯定不会有过去的那么大。因为生产资料都到户。很多东西,都要从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改变来衡量。老用过去的那套理论来解释,不行了。有人说把队屋、把耕牛分掉,削弱了集体经济。可是,马克思认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