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年朝廷文武百官围攻赵公,他也能一一回敬。”

  “我们确实是没生在好时候,赵公一死,有些人的心思就活了,这几年蔚庙的论坛眼看着也有些大不如前了。”

  张鸣也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可是当今陛下不是赵公的亲生曾孙儿吗?”

  赵景焕立志普学一事在读书人之中刷爆了好感,但他身为男子却支持女帝登基,并且在女帝执政期间几度力挽狂澜,将反抗势力打压下去。

  相比起他的个人功绩来,萧家王朝的评论就变得复杂许多,毕竟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接受他们多了一位女帝,还是杀伐果断,掌控大权的女帝,并不是所谓的傀儡。

  就连张鸣也暗暗的期待过,若是赵公心狠手辣一些,将女帝打造成傀儡,或者直接取而代之的话,是不是大兴会更好。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妄想,赵景焕与女帝长乐的夫妻关系极好,明明他们一个是名满天下万人敬仰的文圣人,一位是执掌朝政大权的皇帝,原本应该多有龃龉。

  可这对夫妻却是意外,相守四十年从未红过脸,赵景焕身边没有红颜知己,女帝后宫也只有赵景焕一个人。

  即使一路上不少人前仆后继的给他们添堵,这对夫妻却情比金坚。

  敌对派系常有人攻击赵景焕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在女帝登基的头几年尤为严重,但赵景焕似乎从未将他们的声音放在心中。

  他在世那些年中致力普学,也曾有人说过那是因为女帝忌惮,让他不得不远离朝廷,甚至还有传言是萧真宗去世之前留下遗诏,生怕赵家取而代之不准赵景焕入朝。

  谣言真真假假,实际除了女帝和赵景焕本人无人可知,但这对夫妻感情和睦,以至于大兴在他们的和睦之中中兴多年。

  赵景焕与女帝只孕育了一子,就是后来的明宗,而如今的皇帝却是明宗的嫡长孙。

  王威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你也说了只是曾孙,他又不是赵公带大的。”

  明宗乃是赵公亲子,据说女帝忙于政事的时候就跟在赵景焕身边,乃是他一手带大的儿子,父子俩的感情极好。

  后来也是赵公出面说服女帝提前退位,将皇位安安稳稳的传递给萧家子孙,避免了女帝晚年造成的证据波荡不安。

  明宗剩下嫡长子之后,又把这孩子送到祖父的身边,那时候女帝已经过世,这孩子等于也是在赵景焕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

  这就是后来的德宗。

  从女帝到明宗、德宗,无一例外都是好皇帝,这才造成大兴日益强盛,万国来朝的盛况。

  甚至还有人传言赵公最会教孩子,经由他教导的皇帝无一例外都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