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老将点着灯烛,伏案提笔,晦暗枯涩的光照出满脸风霜与坚韧,把一切始末告诉给未来将拿到这封书信的人。

  第95章 这是一场倾尽四人心血所做的……

  事情追溯起来过于复杂遥远, 还得从前朝的“垂帘听政”说起。

  真要深究血缘,宣德皇帝其实并非西宫太后所出,其生母身份低微, 早早病逝, 而先帝宾天突然,他是在皇嗣极其凋零的情况下仓促登基的, 上位时仅仅十一岁。

  如此,皇权自然而然旁落至太后手中。

  西太后向来心狠手辣,耽于权术,近乎把持着整个大奕王朝的生杀存亡, 一时风头无两。

  但宣德帝虽年幼,却不是傻子。随着年岁渐长,他逐渐露出锋芒,也使得朝里某些嗅到风向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偏向“帝党”的老臣们愈发活跃, 也愈发尖锐逼人, 党派各自相争,交锋不断。

  两三场血战之下, “后党”好不容易压住了对方的气焰。

  正是在此时,咸阳宫传出一个晴天霹雳的喜讯——李妃有孕了。

  西太后顷刻便意识到, 比起此事,其余的党争已然不足一提。

  一旦宣德帝有了子嗣,朝廷风向必然大转, 而就算他体弱, 哪日山陵崩于病榻之上,将来也是皇后“垂帘听政”,万万没有皇太后再垂帘的道理。

  几番权衡,最佳的结果只有一个。

  宣德帝的皇嗣绝不能诞下。

  燕山眉峰轻轻聚拢:“她谋害皇子?”

  观亭月捏着信纸, 语气不置可否,“那时候禁庭后宫全在她的掌控之中,想要一个婴孩悄无声息的消失,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是观老将军把这些皇子救下来的?”

  她沉默片刻,才缓然开口,“他在信中说……”

  “大哥出生的当日夜里,常在太后身边侍奉的二总管太监忽然找上了他……”

  那年的二月不知怎么,雨水许久未止,尽管还没到清明,却已整整下了好几日。

  浩浩京城被无边无际的氤氲笼罩,遍地湿气。

  也就是在卯正初刻,长夜将明的前夕,王成平敲响了将军府的角门。

  观林海自睡梦中惊醒,披起单薄的外袍匆匆而来。

  在昏黄灯笼下看见他时,这个皱纹纵横的老太监周身被雨水淋透,他衣衫裹得十分臃肿,形容缄默冷峭,那双眼睛望过来,观林海心头顿然便是一“咯噔”。

  还没到开宫门之际,此人却以这般模样出现在自家门前。

  那一刻,他知道即将面对的恐怕会是万分棘手的麻烦,甚至还可能会搭上观氏一族的性命。

  “王公公,你……”

  观林海的眼角眉梢写满挣扎,良久终是侧身让开,“快些进来说话。”

  没有去正房,也没有进偏厅,少见的,他直接引着王成平去了自己的书房,并屏退了所有下人,关门上拴。

  不愿过于惹眼,屋中只点了一盏孤灯。

  而在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幽暗的火光照耀下,老太监敞开了胸怀,一个白嫩红润的男婴安静地在他臂弯里熟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