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sp;“行了卓芦,是自己人。”

  人来人往间传出极熟悉的嗓音。

  从虎头山回到京城的李邺显然结实了一圈,精神抖擞,春风满面,不愧是进了他的地盘,告别了收拾烂摊子的破差事,整个人容光焕发。

  他上前拍了拍武将的肩,凑在其耳畔不知说了什么,后者当场肃然起敬,冲着燕山抱拳打躬。

  “原来是侯爷,恕下官无礼,恕下官眼拙。”

  “嗐,没事儿。”李邺臭不要脸地替燕山原谅了他,“他长年待在漠北,无怪你对他不熟。”

  言罢又随口介绍,“这是京城城门兵的统领,卓芦。”

  燕山略一点头,“最近怎么查得这样严?”

  李邺手底下几个有眼力见的兵赶紧前来帮他俩牵马,众人边说话边进了城。

  “圣上大寿嘛,自然是要严加防范,以免混入什么心怀不轨之徒。大绥毕竟才建都不过五六年,总有些贼心不死的前朝余孽想兴风作浪。”

  尚未听完,燕山的眉便意味不明地一跳,继而眸中投出警告的目光。

  “诶咳咳……观姑娘我不是你说啊。”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正在一片刀尖上行走,连忙解释,“这个自然是和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你放心,放一百个心。”

  “其实这京师多得是前朝的官,比如你瞧站在茶楼外的顺天府同知,他从前就是大奕朝的御史,还有那位国子监大学士,这个邢狱的顾推官,哦,方才守城的卓统领也是……所以,你不必紧张。”

  李邺安慰道。

  观亭月望着他慢条斯理地笑,“你也不必紧张。”

  李邺:“……”

  万寿节是当今皇帝的生辰,因而沿途除了寻常商贩之外,还有不少胡商,更有许多红头发高鼻梁的西域人出没,大概是来朝拜贺寿的。

  广宁门大街行至第二个十字路口,李邺站定在原处,与他们暂时道别。

  “我还要巡视城防,就不送你们了。”

  然后又挨近燕山,低声问,“你这会儿才回京,进贡的贺礼备好了吗?”

  他神色未变,只轻描淡写地弯起唇角,“不必担心,我有分寸。”

  “该不会又是在淮化搜罗的那些毛皮药草吧?上年他就对你颇有微词,嫌你敷衍。”李邺颦眉提醒。

  “没事,”燕山从容不迫,“今年我奉上一份他最关心的大礼,届时便没功夫在意我的这点敷衍了。”

  李邺怀疑地盯着他端详,听不明白打得这什么哑谜。

  据说当年绥军兵临城下,攻陷京城时竟比以往的所有战役都来得轻松,十三道城门几乎不攻自破,一撞就开,连半个守门卫也未曾见到,街上百姓与官兵混杂不清,全是落荒而逃的人影。

  正因如此,城内遭到的破坏反而是最小的,眼下才能这般欣欣向荣。

  观亭月作别京师转瞬已是五六年时光。

  她待在这里的日子不长,过了十多岁便随观林海东奔西跑了,所以对于京城的印象不算深。

  只记得那时很繁华,而现在依旧繁华。

  “接下来我们去哪儿?”她问燕山。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