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
般都是在新年大朝上,物资调度一般是在打仗的时候会比较明显,其余的事情都不是大事,用不着全部跟皇上汇报。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早朝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有时候能扯出一些相关话题,有时候就纯粹是在瞎掰。那些京官的事情基本上东厂都会有情报送到皇帝那里去,外地官员奏事也都是直接写折子给皇上,要不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不用到朝堂上来议论的。所以,每当这种完全没有话题的时候,挑起话头的一般都是皇帝。
“昨天设置台湾的事情朕已经和你们说了,晚上朕在宫里也想了一晚上这个问题,郑和刚回来向朕汇报了那边的情况,说岛上的居民大多都是在大6生存不下去的渔民,迫不得已才背井离乡。现在朕就想着把他们这些人全部迁回来也不现实,所以就做了个计划,把那里展成为一个对外门户。”
其实朱允文说的这些,下面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不懂的,不过他们虽然不懂得做事,但是他们很懂得做官,在朱允文还没有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沉默。欧洲有个谁谁谁说过,沉默是金。
朱允文把自己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计划说了出来,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支持,所有的条款全部高票通过。过了一会儿,朱允文面容严肃地说:“好了,这件事情就说到这里,下面朕要来说另外一件事情了。”大家看到他的表情突然变得这么严肃,都预感到有大事情要生了,于是赶紧表情肃穆地看着手里的那块玉芴。
“朕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扶桑国有异动,户部尚书何在?”朱允文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前一句话都还是说到其他国家,下一句马上就能联系到在场的某位官员。
户部尚书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子,面色红润,顶着大肚子,肥头大耳的看起来倒真的有些像是那庙里的弥勒佛一样。他听到朱允文叫他,脸上的肥肉不自觉地一抽,就像是被电打了一样。他站出队伍来说:“启禀皇上,臣在。”
朱允文问道:“朕来问你,扶桑国异动,你可得到了消息?”他表情严肃,语气也不是很好,大家一听就知道是要来问罪的,都不自觉地为弥勒佛捏了一把汗。
这位弥勒佛同志也是久经官场的人物,这么一点点困难怎么能吓到他?除去刚刚开始的那一点点小紧张,他现在心跳已经恢复正常了,听到朱允文的询问,脑海里瞬间演算出一套说辞,他说:“启禀皇上,这个事情臣还没有得到消息,先皇在世是曾下旨扶桑国十年一供,又不准他们国家的其他人员来朝,咱们国家的人也不能过去,所以联系基本上没有。皇上即位以来,他们还没有来上供,所以一些消息暂且不知。如果有需要的话,臣马上派人去查。”他这话一开始就把朱元璋给搬出来了,不是我不知道,实在是朱元璋不让我知道啊,有什么办法?
既然他把朱元璋的政策都拿出来说事,朱允文也不好说什么了,不然的话那些大臣肯定会说自己对朱元璋不尊重的。他挥了挥手道:“既然是这样的话,你说的好像也有些道理,这件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吧,不过以后记住,在所有的国家,咱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情报阻组织,不仅仅是扶桑。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21世纪的电影和电视都告诉朱允文,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及时准确的消息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那个官员见朱允文没有要追究他责任的意思,赶紧退回队伍里去,心里思忖,待会儿得去怡红院找几个姑娘压压惊才行。
“扶桑国作为大明的附属国,他们那里生了动乱,我们理所应当要采取一些措施,朕打算派人过去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孙征信,你说说看。”朱允文开始点将了,这个孙征信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堂上言了。
孙征信出列道:“回皇上
“昨天设置台湾的事情朕已经和你们说了,晚上朕在宫里也想了一晚上这个问题,郑和刚回来向朕汇报了那边的情况,说岛上的居民大多都是在大6生存不下去的渔民,迫不得已才背井离乡。现在朕就想着把他们这些人全部迁回来也不现实,所以就做了个计划,把那里展成为一个对外门户。”
其实朱允文说的这些,下面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不懂的,不过他们虽然不懂得做事,但是他们很懂得做官,在朱允文还没有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沉默。欧洲有个谁谁谁说过,沉默是金。
朱允文把自己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计划说了出来,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支持,所有的条款全部高票通过。过了一会儿,朱允文面容严肃地说:“好了,这件事情就说到这里,下面朕要来说另外一件事情了。”大家看到他的表情突然变得这么严肃,都预感到有大事情要生了,于是赶紧表情肃穆地看着手里的那块玉芴。
“朕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扶桑国有异动,户部尚书何在?”朱允文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前一句话都还是说到其他国家,下一句马上就能联系到在场的某位官员。
户部尚书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子,面色红润,顶着大肚子,肥头大耳的看起来倒真的有些像是那庙里的弥勒佛一样。他听到朱允文叫他,脸上的肥肉不自觉地一抽,就像是被电打了一样。他站出队伍来说:“启禀皇上,臣在。”
朱允文问道:“朕来问你,扶桑国异动,你可得到了消息?”他表情严肃,语气也不是很好,大家一听就知道是要来问罪的,都不自觉地为弥勒佛捏了一把汗。
这位弥勒佛同志也是久经官场的人物,这么一点点困难怎么能吓到他?除去刚刚开始的那一点点小紧张,他现在心跳已经恢复正常了,听到朱允文的询问,脑海里瞬间演算出一套说辞,他说:“启禀皇上,这个事情臣还没有得到消息,先皇在世是曾下旨扶桑国十年一供,又不准他们国家的其他人员来朝,咱们国家的人也不能过去,所以联系基本上没有。皇上即位以来,他们还没有来上供,所以一些消息暂且不知。如果有需要的话,臣马上派人去查。”他这话一开始就把朱元璋给搬出来了,不是我不知道,实在是朱元璋不让我知道啊,有什么办法?
既然他把朱元璋的政策都拿出来说事,朱允文也不好说什么了,不然的话那些大臣肯定会说自己对朱元璋不尊重的。他挥了挥手道:“既然是这样的话,你说的好像也有些道理,这件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吧,不过以后记住,在所有的国家,咱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情报阻组织,不仅仅是扶桑。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21世纪的电影和电视都告诉朱允文,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及时准确的消息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那个官员见朱允文没有要追究他责任的意思,赶紧退回队伍里去,心里思忖,待会儿得去怡红院找几个姑娘压压惊才行。
“扶桑国作为大明的附属国,他们那里生了动乱,我们理所应当要采取一些措施,朕打算派人过去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孙征信,你说说看。”朱允文开始点将了,这个孙征信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堂上言了。
孙征信出列道:“回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