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科举2
br />
方孝孺说:”只能这样了。“
但是事情总是很悲剧的,他们两个老人说起话来,下面吵吵闹闹的怎么有人听见,到最后实在是没辙了,方孝孺才想起来一件东西,说:”黄大人,去敲锣吧,不然我们说话他们听不见。“
“咚咚咚……”外面本来是用来开考场和关考场用的锣鼓被敲响,本来喧闹的考场瞬间就安静下来了,这个东西果然好用。
又过了一会儿,黄子澄这才说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你们的想法,当然,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现在你们和我们那时候不同的,我们那时候只要把记熟就可以了,但是你们现在却需要挥自己的见解。”
下面有个考生大声说:“黄大人,我们都知道你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你去帮我们说说情吧,这样的考试题目实在是不行啊,我们熟读诗书,到头来却出这样的题目,这不是耍我们嘛。”
下面马上有人附和:“就是就是,也不知道皇上安的什么心思。”
“朕的心思就是这样,朕需要的是治国安邦的人才,不是照本宣科的白痴。”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允文已经站到黄子澄的后面了,他听到学生的话,于是出声说道。
他这一说话,把黄子澄和方孝孺都下了一跳,赶紧转过头来跪下道:“臣方孝孺(黄子澄)参见皇上。”
朱允文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你们起来吧。”
他的眼睛扫过下面聚集在一起的考生,下面那些人一接触到他的眼神,赶紧转向别处,《论语》有云,非礼无视是也。
“这个题目很奇怪吗?朱允文突然开口问道。
大家以为朱允文是要改题目了,赶紧说:”是啊是啊,太突然了,皇上,换个题目吧。“
朱允文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拿出一本书来,翻到中间的那地方,说:”大家看好了,朕要你们论述的东西就在这里,我相信你们都是有书的,那么,没有看到这个题目是谁的过错?难道怪朕吗?也许有人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改变太大了。对于这个理由朕实在是没有办法出声反驳,不是理屈,而是不屑。难道朕没说过考试与以前不一样吗?说过,这一点你们都没有办法否认。你们说,朕该给你们看的都给了,该告诉你们的都告诉了,你们还想怎么样?“
他这一通话,把部下骂成了下部,都骂服了。朱允文潇洒地摆摆手,说:“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们想考的就考,不想考的就可以走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下次的科举依旧不会是四书五经,这一点你们无需担忧。”
虽然朱允文这么说了,但是敢走的人还是没有出现,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一点很好解释,就像是***站在你面前你也不敢乱来一样。
朱允文微微一笑,说:“选择权在你们,朕先走了。”说着华丽转身,就这样离开。
等朱允文走了,他们那些被震撼到了的学生才重新开始喧哗起来。方孝孺和黄子澄两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他们都是把弘扬儒学当作了毕生的事业来做,就如同当年汉朝的董仲舒一样,现在朱允文这样的做法几乎是一棒子就把他们全部给打死了。虽然现在儒生遍天下,各地官员也基本都是儒生,但是朱允文布诏书什么的都是直接叫东厂出的,他们就算是想从中作梗都没有办法!
朱允文没有留在那里,而是直接去了秋水园,相比于学校,他开始更加喜欢实验室。
任何机构在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
但是事情总是很悲剧的,他们两个老人说起话来,下面吵吵闹闹的怎么有人听见,到最后实在是没辙了,方孝孺才想起来一件东西,说:”黄大人,去敲锣吧,不然我们说话他们听不见。“
“咚咚咚……”外面本来是用来开考场和关考场用的锣鼓被敲响,本来喧闹的考场瞬间就安静下来了,这个东西果然好用。
又过了一会儿,黄子澄这才说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你们的想法,当然,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现在你们和我们那时候不同的,我们那时候只要把记熟就可以了,但是你们现在却需要挥自己的见解。”
下面有个考生大声说:“黄大人,我们都知道你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你去帮我们说说情吧,这样的考试题目实在是不行啊,我们熟读诗书,到头来却出这样的题目,这不是耍我们嘛。”
下面马上有人附和:“就是就是,也不知道皇上安的什么心思。”
“朕的心思就是这样,朕需要的是治国安邦的人才,不是照本宣科的白痴。”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允文已经站到黄子澄的后面了,他听到学生的话,于是出声说道。
他这一说话,把黄子澄和方孝孺都下了一跳,赶紧转过头来跪下道:“臣方孝孺(黄子澄)参见皇上。”
朱允文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你们起来吧。”
他的眼睛扫过下面聚集在一起的考生,下面那些人一接触到他的眼神,赶紧转向别处,《论语》有云,非礼无视是也。
“这个题目很奇怪吗?朱允文突然开口问道。
大家以为朱允文是要改题目了,赶紧说:”是啊是啊,太突然了,皇上,换个题目吧。“
朱允文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拿出一本书来,翻到中间的那地方,说:”大家看好了,朕要你们论述的东西就在这里,我相信你们都是有书的,那么,没有看到这个题目是谁的过错?难道怪朕吗?也许有人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改变太大了。对于这个理由朕实在是没有办法出声反驳,不是理屈,而是不屑。难道朕没说过考试与以前不一样吗?说过,这一点你们都没有办法否认。你们说,朕该给你们看的都给了,该告诉你们的都告诉了,你们还想怎么样?“
他这一通话,把部下骂成了下部,都骂服了。朱允文潇洒地摆摆手,说:“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们想考的就考,不想考的就可以走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下次的科举依旧不会是四书五经,这一点你们无需担忧。”
虽然朱允文这么说了,但是敢走的人还是没有出现,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一点很好解释,就像是***站在你面前你也不敢乱来一样。
朱允文微微一笑,说:“选择权在你们,朕先走了。”说着华丽转身,就这样离开。
等朱允文走了,他们那些被震撼到了的学生才重新开始喧哗起来。方孝孺和黄子澄两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他们都是把弘扬儒学当作了毕生的事业来做,就如同当年汉朝的董仲舒一样,现在朱允文这样的做法几乎是一棒子就把他们全部给打死了。虽然现在儒生遍天下,各地官员也基本都是儒生,但是朱允文布诏书什么的都是直接叫东厂出的,他们就算是想从中作梗都没有办法!
朱允文没有留在那里,而是直接去了秋水园,相比于学校,他开始更加喜欢实验室。
任何机构在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