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科举1
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按照这样的说法,太学就跟那什么清华北大性质差不多,不过比清华北大还要高级那么一点点毕竟清华北大有两所,太学就一个,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还是没有错的。

  这一天一大早,黄子澄就来到太学门口,像个迎宾一样站在那里,等着学生的到来,今天是考试的第一天。

  “黄大人,你怎么来了?”一个官员见到黄子澄站在台阶上,赶紧快步走了过来,黄子澄可是太子太保,越了一品官的存在,怎么能亲自站在太学门口来迎接学生进入考场呢?这显然是不符合规矩的。就像你高考的时候绝对不可能在考场上看到国家教育部部长一样。

  黄子澄笑呵呵地说:“这个有什么不和规矩的,皇上要我来管,我就舍了这个身子也要来啊。倒是你张又廷来得早啊,这还不到卯时吧。”

  张又廷说:“看黄大人说的,您都来了,咱们这些跑腿的能不过来沾点儿仙气?”

  两人说话的功夫,其他的几个监考老师也过来了,这里黄子澄是官最大的,大家都来给他行礼,大家围在一起说着话儿,有一个监考问道:“黄大人,不知道这次的题目是什么?”以往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给主考官一笔客观的润笔费,让他泄漏一下考题或者提供一写有价值的线索,这也是他们赚外快的主要方式。他们不像外官一样可以捞钱,又没有其他的渠道可以获得孝敬,只有从考试上面下功夫了,要是得了考题出去卖给哪位公子哥儿,那利润就大了。

  黄子澄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垮塌下来了,这不是因为官员说了不该说的话,因为以往他们也会这么问,自己也会“不小心”地说漏嘴,但是今天他严肃的原因是,一直到现在皇上都没有告诉他考题。当时自己去问朱允文的时候,他说的是:“你先去吧,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题目朕会亲自带过去的。”这话让黄子澄认识到自己是真的被排挤了。

  “黄大人,是不是我说错话了?”那个官员见了黄子澄的表情,还以为是自己刚才那句话说错了,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明白错在哪里,以往不都是这样的么?

  黄子澄叹了一口气说:“我也没有拿到考试题目,这一回是皇上直接来监考的。”

  这句话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直接把大家都炸懵了,皇上亲自监考,有这个必要吗?自从建国以来,好像皇上都还没有直接监考的例子吧,不知道这个朱允文是想要干什么?上位才多长时间?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而且来拦都拦不住,实在是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黄大人,皇上是得到什么消息了吗?”一个大约四十岁的官员问道,他很担心是不是考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被朱允文察觉了,朱允文这次是来整顿考纪考风的。

  黄子澄否认道:“应该不是,他成天在皇宫里面呆着,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我就经常在他身边转悠,没有听到这方面的事情,我想,这只不过是他心血来潮而已,大家不用担心的,就算是他亲自监考又怎么样?你们收敛点,不要做的太明显不是就可以了?”

  大家都笑起来:“正是正是,我们只要小心一些就没问题了。”在他们的骨子里对这个朱允文还不是完全信服的。

  “皇上来了。”不知道是谁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向这边走来的朱允文。大家听到这句话以后赶紧散开,就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在一起扎堆一样。

  朱允文老远就看到他们那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