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我拿着布包,在敖村长的腿上来回滚动,不一会儿,布包就像浸染了墨汁一样,变得乌黑发亮。

  我打开布包,看见里面的糯米,全都变成了黑色。

  “怎么会这样?”张梦瑶好奇的问。

  我告诉她:“这就是拔出的尸毒!”

  我一边说,一边倒掉布包里的糯米,重新装了两勺新鲜糯米,继续帮敖村长拔除尸毒。

  不知道是太累了,还是疼得晕了过去,反正敖村长渐渐睡着了。

  我连续换了几次糯米,直到糯米不再变色,说明敖村长的腿里已经没有尸毒了,我这才停下来,让敖村长的家人把那碗黑如墨汁的糯米端出去倒掉。最好埋在土里,千万不能让家禽之类的刨来吃了,否则那些家禽也会感染尸毒。

  敖村长的家人在外面院子里摆了一张桌子,弄了几个小菜,还有两壶自家酿造的米酒,热情款待我们。

  别人酒菜都摆好了,我们如果不落座好像有些不太礼貌,正好刚刚干了群架以后,肚子也饿了,我们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围着桌子坐下来。

  这一顿吃吃喝喝,一直吃到天色微明,敖村长也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我叮嘱敖村长最近一段时间,尽量卧床休息,不要到处走动,每隔几日就让村里的大夫来帮忙换点草药,促进伤口愈合。

  敖村长虽然挂了彩,但心里还是挂记着村里死人的事儿,他向赵紫龙询问这件事情怎么办。

  赵紫龙对敖村长说:“你所知道的那些事情,暂时不要对外公布,就当那些人是溺亡的。具体原因我们也还没有调查出来,我今日就回龙门山,先把怪虫的来历查清楚!”

  顿了顿,赵紫龙又说:“最近留心观察,看看村里有没有什么陌生人进出。如果有陌生人,千万留意他们的行踪!”

  敖村长点点头,让我们路上注意安全。

  我们告别了敖村长,出了敖坝村,乘上竹筏子,回到了赵家所在地,龙门山。

  龙门山位于洛阳市南郊,山上有很多石窟造像,古称伊阙,故又称伊阙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即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至清末,1000余年间不断营造,尤以北魏和唐代为盛。

  抵达龙门山下的时候,我和张梦瑶就被山上的那些窟龛所吸引,窟龛里面有着千姿百态的石佛造像。

  那些造像有大有小,形态万千,散发着神秘庄严的气息。

  每一尊造像都非常精美,栩栩如生,极具艺术感。

  赵紫龙沿途跟我们介绍,龙门山现存窟龛约有两千余个,佛塔有四十余座,题记碑碣更是近四千种,而各类造像竟有差不多十万余尊。

  我和张梦瑶听得暗暗咋舌,没有漫长的岁月沉淀,又怎会有十万余尊造像的神迹?

  赵紫龙指着那些造像和碑碣说道:“这些东西,全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瑰宝,我们赵家人不仅要守护黄河,也要守护这些龙门山瑰宝!”

  我点点头,由衷赞赏道:“你们赵家挺伟大的!”

  赵紫龙摇了摇头:“伟大算不上,其实我们都一样,这是我们的使命,从古至今的使命,对吧?”

  “对啊,使命!”我说。

  其实在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