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不信邪
��治资本的话,那么这次海宁之行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毕竟她丈夫家的能量不可小觑,不过我自己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到时候我就只有通过姜家老太爷这层关系去攀交情了。

  周桑榆的效率很高,但是海宁农业大学的效率更高,仅仅是一天的时间,那边就回复消息同意接洽,事不宜迟,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一行人就出发了。

  海宁毕竟离辽源市有大概六百公里的路程,为了抢时间,在周桑榆的带领下,我们全都是乘坐小轿车出行,费用全部由市政府来承担,也算是小小的奢侈了一把,中途仅仅是在高速服务区简单吃了个午餐,一路风驰电掣,在经历大概七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是到达了海宁农业大学。

  因为我提前打过电话的缘故,谢春龄提前就等在了学校的大门口,来到学院的会客室里,刚刚落座不久之后,周桑榆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想和海宁农业大学合作的事宜,本来以为谢春龄会满口答应,可是这个时候他却面露难色道:“周市长,按理说你们大老远来一趟,我也应该痛痛快快的才对,可是这个事……现在已经不是我能做主的了……”

  我脸色微微一变,连忙问道:“谢教授,发生什么事了,咱们之前不是早就说好了吗?”

  “说好了是说好了,我也把有关情况跟校领导汇报了,本来他们也同意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你们到这之前半个小时吧,校长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让我先缓一缓。”

  谢春龄面露愧色道:“常思,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学校下属学院的小领导,有些事真不是我能擅作主张的。”

  其实谢春龄如果真的因为什么自身原因突然反悔不想和我们合作了的话,他大可以用一个拖字诀,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有话直说,想必是其他也准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地方找到了海宁农业大学的校长,这才让谢春龄夹在中间里外为难,可是理解归理解,我们特意起了个大早又一路身心疲惫的赶过来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确实有些不甘心。

  沉默了片刻,我和周桑榆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就咬了咬牙对着谢春龄道:“谢教授,我们是抱着诚意想和你们一起合作的,为此我们还特意去了山东林城取经,要不是着急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那些前置条件耽搁了几天,我们早就来了,你看……能不能再帮我们争取一下?”

  听到我这么说,谢春龄脸上愧色更甚,沉思了片刻,他突然眼睛一亮,道:“常思,要不然这样吧,你去找原来的余校长试试?“

  “余校长?”

  我微微一愣,道:“他不是退休了吗?”

  谢春龄口中的余校长,自然是指和我有过数面之缘的余冬言,这个人虽然刻板了一点,甚至还经常因为不通人情世故而闹出了许多误会,可是这个人却非常正直,就拿早些年我在坎杖子时候来海宁农业大学谈核桃种植的项目来说,虽然余东言因为听信了林长清的“谗言”而刻意为难我和张鹤城,但在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他不仅在“海宁5号”核桃树苗的价格上给我们便宜了不少,之后还跟着谢春龄一起来过我们乡里几次,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错,事实上这次的海宁之行我带了很多土特产,其中一份就是为了特意去拜访他而准备的。

  问题是交情归交情,学校这个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和机关单位差不多,讲究的就是一个人走茶凉,如果说他在任时候还好说,毕竟身为海宁农业大学的副校长,他帮忙说几句话还是非常有份量的,关键是他已经退休了,即便是愿意为了我们这次合作而重新出山,我觉得校长也未必会卖他这个面子。

  “常思啊,这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