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公子
  他记得王氏说过,赵柳对皇后极为爱重。他们先后育有四子,其中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均早夭而亡,长大的只有七皇子赵素衣。

  因而,赵柳对赵素衣十分的溺爱纵容。

  怀着学习历史知识的想法,冯筠转头问书铺伙计:“这本秘史怎么卖?”

  伙计看冯筠俊朗倜傥,原以为他是个好风流的,没成想竟和闺中小娘子一个口味,爱看言情话本。

  他愣了一愣,心中大呼失策,继而又笑:“郎君慧眼,《燕国秘史》是五年前时兴的话本,当今圣上看过都说好。我敢说现下长安城仅剩下了我这一本,在别家都找不到了。我也不多要,按原价三文给郎君。”

  “行。”冯筠不善于砍价,买东西从来都是对方要多少他给多少。他把手往钱袋子里一伸,瞬间脸色大变。

  走上人生巅峰的初始资金不见了,钱袋里只有几枚铜板,一张护身符,一把碎石,以及一颗梨核。

  淦!

  这件事都不用冯筠拿脚指头想,拿腿毛想都知道,肯定是姓赵的臭小鬼使坏。

  冯筠暗道这次真是大意了,那小兔崽子脸上笑嘻嘻的,背地里却搞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还将梨核扔进钱袋,行为实在缺德。果然物似主人形,养的鸟都一副奸滑模样,人能好哪去?

  硬了,拳头硬了。

  书铺伙计看冯筠杵在原地,脸色一会青一会白,疑惑道:“郎君,书还要吗?”

  “对不住,”冯筠回过神,压了压心底的火气。他拿出三枚铜板递出去,尽量和缓声音,“书我要了。”

  书铺伙计舒了口气,扬起笑脸:“好嘞!郎君稍等,我这就把书给郎君包起来!”

  片刻,冯筠拿上被薄油纸包好的“历史教材”。他离开了书铺,扔掉钱袋子里的梨核和石头,十根手指来回摩挲剩余的铜钱,心中惆怅。原想着买些贵重礼品送给二哥,这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至于那姓赵的兔崽子,小小年纪不学好。反正他家也在长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有哪天能够碰上,到时候连本带利给他一顿收拾,叫他知道知道冯老师的厉害。

  傍晚时分,冯筠拎着两大兜子黄梨来到了魏国公府,向阍室内的家仆通报一声。不多时,一位年轻男子从正门大步走出,他莫约二十五六的年纪,身穿素色长袍,相貌清新俊逸,眉眼与冯筠有几分相似。

  冯筠清楚眼前这人就是冯家的二郎冯笙,弯腰行礼,唤道:“二哥。”

  冯笙摆摆手,示意不必如此。他走进冯筠,绕着圈打量他:“挺好。阿粥果然比变得以前聪明,认得哥哥了。你从前见到我只会阿巴阿巴,嗦着手指头傻乐。”

  没等冯筠回答,冯笙看到他拎着的两兜大黄梨,主动伸手拿过:“你回自己家,还带什么礼物?”

  他拎着梨子又说,“我收到消息,知道你今天到长安,特意准备了几瓶好酒,今儿晚上咱哥俩小酌几杯,唠一唠磕。”

  冯筠本来就喜欢喝酒,穿越过来之后一滴都没有沾过,冯笙一提,胃里就开始犯馋,跟着走入正堂。

  饭菜碗筷早已摆好,兄弟两人落座。几杯烧春酒下肚,他们打开话匣,气氛逐渐热络。

  冯筠没忘记正事,向冯笙打听:“二哥,你知道长安有和月亮相关的人吗?”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