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为国灭鼠而已
��行,若是阁老离去,只怕宵小作祟,祸乱朝纲,知道的人会说阁老一心为公,可不知道的,难免会非议阁老,以为你跟那些人是一伙的,都是为了让朕难堪……”
“陛下!”
杨廷和急了,磕头作响,“陛下,老臣绝没有此心,若是老臣不忠,情愿遭受极刑啊!”
朱厚熜呵呵道:“阁老误会了,朕也说了,这是一些小人的猜测,朕信任阁老,朕早就说过,阁老是朕的诸葛武侯。难道阁老不愿意鞠躬尽瘁吗?”
杨廷和哪敢反驳,只能磕头作响,“老臣自然愿意为陛下尽忠,只是老臣年老体弱,昏聩无能,已经不堪重负,若是尸位素餐,老臣唯恐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哈哈哈!”朱厚熜朗声笑道:“阁老不必自谦,论起熟悉朝廷政务,无人能超过阁老。朕也要时时聆听阁老的教诲。当然了,朝中政务的确是太多了,阁老也未必处理过来。这样吧,从今往后,阁老只要进宫配朕聊天,给朕讲课就好,让梁储梁阁老实领内阁之事!”
什么!
这几为重臣都懵了,哪怕连杨一清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什么意思?杨廷和被罢免了?
不,不对!
不能说罢免,而是被架空了!
朱厚熜这个小皇帝,是真的不简单啊!
从他登基算起,不到半年的功夫,就把不可一世的杨廷和给掀翻了,这战斗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什么叫后生可畏?
王岳跟朱厚熜比起来,都差着太远,没准王岳的本事,还是跟朱厚熜学的呢!
很显然,小皇帝的一招,彻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把所有大臣都给震懵了。
“梁阁老,朕让你处置内阁日常事务,凡是军国大事,还要请杨阁老票拟,你可不要把自己当成首辅!朕只是让你替杨阁老分担政务。他有定策之功,乃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明朝的恩人,朕也没有半点更换首辅的意思,谁要是敢胡乱猜测,并且到处散播流言,廷杖无情!可别怪朕没有说明白!”
梁储也是几十年官场混出来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
就像内阁和天子一般,阁老大学士也只能处理一些小事,真正的军国大事必须御前商议,聚集六部九卿,共同拿出意见。
可事实上大家都清楚,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还不是内阁说了算,即便是御前会议,强势阁老,也能把握全局。
梁储能处理小事,就能处理大事,杨廷和离着被罢免,已经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可他偏偏又没有任何办法拒绝。
杨廷和手上最大的两张牌,一个是九卿重臣的拥戴,一个是言官支持。
如今九卿之中,已经有了好几个朱厚熜的人,而言官还在外面打屁股呢!一个不掌握兵权的大学士,实在是构不成什么威胁。
或许从杨廷和排斥武夫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败局。当然了,杨廷和还有一张牌,那就是张太后!
按照当初的预计,朱厚熜承认孝宗为父,张太后就是他的母后,以母亲身份,约束儿子,顺理成章。
可是从一开始,朱厚熜就不答应这个突如其来的母子情。
杨廷和果真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比起来
“陛下!”
杨廷和急了,磕头作响,“陛下,老臣绝没有此心,若是老臣不忠,情愿遭受极刑啊!”
朱厚熜呵呵道:“阁老误会了,朕也说了,这是一些小人的猜测,朕信任阁老,朕早就说过,阁老是朕的诸葛武侯。难道阁老不愿意鞠躬尽瘁吗?”
杨廷和哪敢反驳,只能磕头作响,“老臣自然愿意为陛下尽忠,只是老臣年老体弱,昏聩无能,已经不堪重负,若是尸位素餐,老臣唯恐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哈哈哈!”朱厚熜朗声笑道:“阁老不必自谦,论起熟悉朝廷政务,无人能超过阁老。朕也要时时聆听阁老的教诲。当然了,朝中政务的确是太多了,阁老也未必处理过来。这样吧,从今往后,阁老只要进宫配朕聊天,给朕讲课就好,让梁储梁阁老实领内阁之事!”
什么!
这几为重臣都懵了,哪怕连杨一清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什么意思?杨廷和被罢免了?
不,不对!
不能说罢免,而是被架空了!
朱厚熜这个小皇帝,是真的不简单啊!
从他登基算起,不到半年的功夫,就把不可一世的杨廷和给掀翻了,这战斗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什么叫后生可畏?
王岳跟朱厚熜比起来,都差着太远,没准王岳的本事,还是跟朱厚熜学的呢!
很显然,小皇帝的一招,彻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把所有大臣都给震懵了。
“梁阁老,朕让你处置内阁日常事务,凡是军国大事,还要请杨阁老票拟,你可不要把自己当成首辅!朕只是让你替杨阁老分担政务。他有定策之功,乃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明朝的恩人,朕也没有半点更换首辅的意思,谁要是敢胡乱猜测,并且到处散播流言,廷杖无情!可别怪朕没有说明白!”
梁储也是几十年官场混出来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
就像内阁和天子一般,阁老大学士也只能处理一些小事,真正的军国大事必须御前商议,聚集六部九卿,共同拿出意见。
可事实上大家都清楚,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还不是内阁说了算,即便是御前会议,强势阁老,也能把握全局。
梁储能处理小事,就能处理大事,杨廷和离着被罢免,已经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可他偏偏又没有任何办法拒绝。
杨廷和手上最大的两张牌,一个是九卿重臣的拥戴,一个是言官支持。
如今九卿之中,已经有了好几个朱厚熜的人,而言官还在外面打屁股呢!一个不掌握兵权的大学士,实在是构不成什么威胁。
或许从杨廷和排斥武夫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败局。当然了,杨廷和还有一张牌,那就是张太后!
按照当初的预计,朱厚熜承认孝宗为父,张太后就是他的母后,以母亲身份,约束儿子,顺理成章。
可是从一开始,朱厚熜就不答应这个突如其来的母子情。
杨廷和果真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