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节
; 这里距离他们学校车程差不多是将近半个小时。

  大家都看到宝珠干的风风火火,但是却不知道,宝珠其实心里压力也是有的。那怎么没有呢?买地,买机器,厂房的建设,还有雇人,几乎是把他们家的积蓄花了个精光。

  不仅宝珠在卓越补习学校的收入都花掉了,戚玉秀来回从深圳拿货挣的钱,还有她早期两头折腾攒的现金。更有甚者,为了给员工开工资和戚玉秀自己拿货,她还卖了家里存的金条。

  可以说是两手空空,一穷二白。

  戚玉秀一直都安慰闺女,大不了从头再来,他们还有这么多实体产业呢。宝珠也一直都是信心十足,但是都是一家人,从小都相依为命,谁骗的了谁。

  别说戚玉秀这个当妈的,就连宝乐都知道宝珠的压力。

  他又何尝不是压力大呢。

  但是他们开始了,就不能停止。

  他一定要跟姐姐“并肩作战”。

  从宝珠有了建设出版社和印刷厂的心思到完全做成了启动正式的走上正轨,用了一年多,这个时候已经是宝珠的实习期中段了,她婉拒了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说实在的,宝珠这样成绩从来不放松,还能抽空参加各种比赛,还能兼顾补习学校教出很多大学生的能人。那是各个单位都抢着要的。不过宝珠还是跟学校商量,婉拒了实习的单位。

  她的实习单位,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补习学校,而学校也晓得,她还是打算放弃分配的,这几乎是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毕竟她现在也算是很成功,她总归不可能放弃现有的事业去从事自己未见得合适的职业。

  不过她在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的同时,也在准备年底的考研。

  这一点上,学校还是很欢迎的。

  要说宝珠看人的眼光是真的不错,几乎她选择的补习学校的老师,基本没有离职的。虽然现在人人都想要铁饭碗,宝珠的同学如果真的等待分配,也会很好。而宝珠他们这里根本称不上是什么铁饭碗。但是走掉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他们公司的员工。

  这一点,宝珠也觉得自己好有眼光,以前政策是不允许私企达到七人以上,但是这一条从去年结束了。宝珠几乎是处处踩着点,处处都不冒头,但是却又处处都做的很快,从不落人口实。

  像是他们出版社第一波走起的教辅材料,就很快的谈妥,他们学校虽然在外地不算什么,但是在首都那是很有名气的,几乎是各个学校都统一采购了教辅资料,同时他们还打入了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自然就不是只有本地的店面,全国上下,那都是有新华书店的,他们的货也会经过首都的总店统一调配。现在教辅读物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宝珠再赌,读他们的教辅材料可以得到大家的青睐。

  “你们跟新华书店那边负责人多沟通,交流一下,如果空了立刻补货。”他们现在的模式的按级向下配送,主打的推荐肯定也是几个国企出版社的教辅资料。

  不过卓越出版社这边好又好在,他们的教辅材料模式新颖。

  这一块儿,是一般国营出版社做不到的,正因此,宝珠他们才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主推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是按照比例配送,但是如果卖的好,是可以填写调货单,再跟上级要货的。

  首都的各个学校都订购了他们的教辅资料,其实对宝珠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