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杜家卿少 第02章 叔嫂情深
��柯生母体弱多病又早逝,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大的,虽无血缘关系却着实情逾母子。

  “好了,好了,相见了就好,来日方长,相遇本是喜事,别搞得像是离别似得依依不舍。来,都坐下,吃饭吧。”温婳见状,打破沉寂道。“嗯,吃饭吃饭,少爷,来,坐。”林姨忙拉着杜柯坐下。

  待众人一齐就坐,杜柯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在欢声笑语的插科打诨中结束了回家后的第一顿饭。饭后,正值秋高气爽,众人兴致勃勃,未曾散去,加上今天少主人回家,更是欣喜异常,就趁着午后这段时间闲话家常。杜柯抬头四顾,忽地看见不远处窗台上一株雏菊开得正艳,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闪着金光,不由心中一喜,顺着光线瞧过去,却是一抹再熟悉不过的靓影,此时已换下了月白色的素装长裙,穿着一件样式寻常的红色上衣,料子却是极好的上等缎面,迎着阳光微微发亮,衬托着一张颊带红晕的芙蓉娇靥更加光彩照人。

  杜柯瞧着呆了呆,口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诗来:“名花倾国两相欢,常使君王带笑看。”“公子今日兴致真的不错,连连咏出佳句,大少奶奶当无愧此句,李太白若还在世,也当如此说。”褚夫子大笑着接下杜柯的疯言疯语,却把温婳恼了,“老夫子莫要学某人油腔滑调,小女子蒲柳之姿,怎能得先贤盛赞?”“嫂嫂莫要妄自菲薄,弟弟句句出自肺腑,太白说杨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岂不知姐姐‘借问唐宫谁得似?可怜玉环倚新装’么?”温婳脸色又红了几分,横眉斥道:“小混账,莫言胡言乱语,若是在六七十年前,你早就命丧黄泉了。皇家之事,岂是旁人随口议论的么?”“姐姐息怒,小弟随口而来率性而为,请见谅”,杜柯言语中带着歉意,口气却似浑然无事,接着道:“他李家坐拥天下近两百年,还不许旁人说两句么?相当年,则天武皇帝驾崩,整个李唐皇室乱作一团,中宗李显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纵容韦后和安乐公主染指朝堂乱宫闱,天下有志之士莫不为这太宗皇帝留下的大唐江山痛心疾首,若不是韦后弑君夺位,妄图效仿武则天却又没有能耐,他李隆基哪有机会荣登大宝?虽有开元三十年盛世,也当归功于姚元崇和宋憬。年岁渐增,他就难免心骄意满,更色令智昏,夺了自己儿子的王妃,放任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祸患朝堂贻害天下,终至安史之乱爆发,八年战乱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自己也丢了皇位仓皇西逃,锦绣江山一去不再。待到其子孙肃宗代宗继位时,虽肃清了乱党,却因兵权外放而落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更因倚重内侍宦官而至皇权旁落朝堂腐败。幸今上宪宗皇帝励精图治,踊跃改革,肃清吏治,政绩斐然,更有雄心要重现大唐盛世,这江山才算有了些展望。”杜柯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言词间对皇家名讳不以为意,实是年少轻狂。

  “二公子久居佛寺,青灯黄卷暮鼓晨钟,仍未忘了这家国天下事,老夫真不知是杜门的幸还是不幸了。”褚先生缓缓摇头道。

  “京兆杜氏是天下士族冠首,数百年来后深受皇恩,每代人都已安邦定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祖如晦公在太宗朝位居尚书右仆射,位极人臣,深受太宗皇帝器重。他老人家临终有遗训,要我杜氏后人世代守护大唐江山,以报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爷爷年少时恰逢安史之乱,他老人家毅然投笔从戎,跟着郭令公南征北讨,大大小小不下千战,才有了今日平靖侯府的无上荣耀。先帝在世时,对爷爷恩宠有加,更加他最钟爱的小女儿章宁公主加入杜家,便是先母了。我记得六岁那年,久病不起的母亲撒手人寰,父亲哀痛欲绝,于一年后一病而终……”说及亡父亡母,杜柯声音渐低,直至悄落无声,众人知他心中哀痛,亦都沉默不语,整个大厅气氛很是压抑。

  良久,还是褚老夫子开口,却是转了话题,说道:“哎,太宗皇帝雄才伟略,贞观之治千古留名,昭陵依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