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帝后(四)
兰l经》里的话,四哥,你有空读读,真是很多哲理。明朝的正德皇帝说,‘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这说的不免有失偏颇,但古g兰l经里确实有很多好句子。就比如这句,“真主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只要我们想要亲近光明,就会得到光明。永珹见他脸上有一种虔诚的柔和,忽然被蛊惑了,也念道:“真主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

  此时,正是御舟到姑苏后的第二日,容妃以出宫游乐之机,去将顾沁作宫女打扮带入了行宫。皇帝见到顾沁的时候,顾沁眼里满是泪光,盈盈下拜,容妃抿嘴一笑,便退出房去,回了自己的东厢房。

  这一夜,顾沁觉得皇帝有别后的热情,更明白皇帝是想让她得子,心里十分感动。第二天天不亮,她便穿回宫女的衣服被多罗派人悄悄送回了戏班。

  ※※※※※※※※※※※※※※※※※※※※

  -

  【抃舞】各朝舞蹈,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其内容。这里只介绍抃舞和朝鲜大俳。抃舞是清代盛京时期的满族乐舞。“抃”为击掌,所以抃舞是一种拍手舞蹈,它是众贝勒表演的舞蹈。在《皇朝开国方略》中写到“既擒齐赛,诸贝勒大臣,抃舞曰“果符吉梦”。“果符吉梦”有一段小故事:相传努尔哈赤在一次征战的前夜梦到第二天的征战将会取得胜利,早上起来他把这个梦告诉了身边的人,大家都说这是个吉梦。结果征战果真胜利了,众人高兴的拍手而舞,并欢呼道“果符吉梦”。“果符吉梦”这四个字为“果然符合了努尔哈赤做的吉祥的美梦”。努尔哈赤重视宫廷乐舞的建立和发展,也保留了满族原有的带有自娱性和即兴性的舞蹈。抃舞的渊源来自满族的先世乐舞。

  -

  【朝鲜大俳】俳(pai2),古代指杂戏、滑稽戏。清代盛京宫廷乐舞分为队舞、仕女乐舞、瓦尔喀部乐舞、朝鲜大俳、抃舞、百戏等等。朝鲜大俳与瓦尔喀部乐舞是外来乐舞, 是他民族对清王朝的朝拜与敬献之乐舞, 同时也是清王朝巩固他民族的一种手段。不仅起到了愉悦观赏者的作用,还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朝鲜大俳又称朝鲜国俳,是来自朝鲜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主要是一些翻觔斗的动作,同时又是欢快的有技巧性的。原是后金统治者为表示与朝鲜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而引进到后金宫廷的舞蹈。朝鲜大俳的表演时间大概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连续技术技巧、翻筋斗的表演的确需要很大的功夫。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大俳会始终存在于清代的宫廷宴享乐舞之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