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香山(五)
恒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你不必挂怀。卢勇没想到纳兰夫人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璎珞又看了看那边和皇帝说话的傅恒,对他笑道:大人应该是知道你想致歉道谢,所以就不受了,你放心,我告诉他。卢勇又跪拜,因为他和璎珞离得近,这才看见璎珞身怀有孕,于是叩头说道:谢谢夫人,谢谢大人,并祝小公子福泰安康!璎珞笑着点点头。容妃走上前来挽住璎珞,微笑道:我们走吧。卢勇这才看见她的容貌,闻见独特的幽香,知道她便是皇帝如今最宠爱的回族艳妃。璎珞和容妃已经走过去了。

  等到傅恒扶着璎珞上了车,对卢勇遥遥微笑了一下,才上车去,卢勇心中一热,心想:看来李玉和夫人说的没错。天色已明,北风吹起,春寒料峭,一行车马浩浩荡荡地走远了。卢勇兀自还在遥望,驿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兄,你真是个有造化的!这多早晚能见到皇上和傅恒大人,还有容妃娘娘,纳兰夫人,李公公,你啊,回家去烧高香吧!说着走回驿站门内。

  ※※※※※※※※※※※※※※※※※※※※

  -

  【历史渊源】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下层社会,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首领的成分十分复杂,对朝廷的态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兴教欺骗信徒,聚敛钱财;有的凭撰写经卷攀附上层,取悦朝廷;有的在宫廷太监、官僚豪门中发展信徒;有的则与下层群众反对官府的斗争相结合,发动武装起义。

  -

  明教,起源于波斯,实质是摩尼教,属于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传到中国后发展混合有道教、佛教、白莲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到宋代时,因为教义崇拜日月光明,则被意为“明教”。在元末,明教与白莲教合二为一。

  -

  明清时代有数以百计的白莲教支派。白莲教的组织到了清代分布很广,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尤其是直隶、山东、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等最为活跃。其教义和口号自然是反清复明。清乾隆年间,教主安徽刘松,被捕充军甘肃,又谋反,事败被杀。其后刘之协、宋之清、王三槐、冷添禄等人再起,号召教众,谋起兵覆清,事发,先后被杀。而官吏大肆搜索,株连甚多无辜。于是荆州、襄阳、四川、陕西、甘肃等处之余众,以官逼民反为词,纷纷揭竿而起,蔓延达五行省,时称【川楚教乱】。【川楚教乱】的背景将在小说后面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