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br />
皇帝司马衷笑得一脸憨态,学着贾南风喊着
司马亮开门见山地说道:“本王是接到了皇上皇后的密旨,马不停蹄地来到洛阳,如若朝中有事需要本王能分忧的,皇上皇后吩咐便是。”
贾南风收起笑容道:”先皇仙逝,只留我们小辈在这,朝局之上人微言轻,一切还仰仗四爷爷来帮皇上辅佐朝政。”
司马亮闻言心里却是一惊,萧无痕给他带去的书信,明明写着勤王铲除杨骏叛逆的字眼,但贾南风却只是让他辅佐朝政,这让他有些匪夷所思。
就在这时,太监禀报:赵王司马伦拜见。
司马亮此时更加意外。他与赵王司马伦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对于他的这个弟弟,他打心眼里就瞧不上,所以来往比较少,只是现如今,皇族宗亲里就只剩下他俩辈分最大,虽说疑惑,但也是为了皇室的面子,不想在重要场合给对方难堪。
赵王司马伦毕恭毕敬地跪拜道:“臣司马伦拜见皇上皇后。”
贾南风此时心内暗暗得意,却没有表现出来,忙应道:“赵王,你看这边谁来了。”
司马伦回头一看是司马亮,也不行礼,淡淡地说道:“哟!是四哥。”
司马亮也是冷冷地回应了一句:“九弟,你怎么不在你的藩地,跑到京城来干嘛?”
司马伦笑到,不咸不淡地说:“四哥怕不是老糊涂了,你这记性可是不够了,九弟我奉先帝的旨意,在朝中做太子太傅都三年了。”
司马亮啧啧摇了摇头,他是实在不敢苟同朝廷这一安排,对于他的这个弟弟他太了解了,仗着父亲司马懿的宠爱,司马伦一向品行不端,而且做人做事毫无底线,如今已在朝中,只怕没什么好事发生。
“好了好了!四爷爷,九爷爷,不要吵了。”皇帝司马衷劝解道。
“是啊!二位叔祖父,如今皇室现存的宗室就二位德高望重,难得你们二位兄弟相见,咱们就不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贾南风见时机成熟,忙过来劝解,接着问道:“九爷爷,您来找皇上和本宫所为何事?”
赵王司马伦道:“回皇上皇后娘娘,杨骏实在是欺人太甚,前些日子冀州传来洪涝的塘报,中书监华廙想立刻禀报皇上皇后定夺,但是却被杨骏予以训斥,本王知道这事之后,就与杨骏对质,杨骏却对本王说,民生军事无需本王多言,而且他已派一个叫王琰的门生前往冀州,协助冀州刺史全权负责抗洪救灾一事。”
贾南风假意眉头一皱,对司马亮说道:“四爷爷,您听到了吧!这就是本宫让你回洛阳辅政的原由。而且先帝遗诏明确表示皇上登基,朝政由四爷爷和杨骏共同辅佐。”
司马亮行礼道:“这是自然,作为大晋的皇室一员,本王自然义不容辞。”
但司马亮心里却是疑惑不已,司马伦为征西将军、开府仪三司,镇守关中。为何却跑到洛阳进京面圣。
“好!本宫就需要四爷爷的这个态度。”贾南风高兴地站了起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着司马亮:“汝南王高风亮节,不愧是我大晋朝皇族的长辈楷模。有汝南王辅佐朝政,本宫就放心得多了。”
一旁的赵王司马伦也趁机插话:“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大晋是从我父高祖皇帝开始,历经三代得来的江山,岂容他人染指,如若有乱臣贼子敢谋篡我大晋江山社稷,本王绝不姑息手软。”
贾南风眼角上挑,笑不达眼底看着两位皇叔,薄唇微启,唇角浮现了一丝冷�
司马亮开门见山地说道:“本王是接到了皇上皇后的密旨,马不停蹄地来到洛阳,如若朝中有事需要本王能分忧的,皇上皇后吩咐便是。”
贾南风收起笑容道:”先皇仙逝,只留我们小辈在这,朝局之上人微言轻,一切还仰仗四爷爷来帮皇上辅佐朝政。”
司马亮闻言心里却是一惊,萧无痕给他带去的书信,明明写着勤王铲除杨骏叛逆的字眼,但贾南风却只是让他辅佐朝政,这让他有些匪夷所思。
就在这时,太监禀报:赵王司马伦拜见。
司马亮此时更加意外。他与赵王司马伦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对于他的这个弟弟,他打心眼里就瞧不上,所以来往比较少,只是现如今,皇族宗亲里就只剩下他俩辈分最大,虽说疑惑,但也是为了皇室的面子,不想在重要场合给对方难堪。
赵王司马伦毕恭毕敬地跪拜道:“臣司马伦拜见皇上皇后。”
贾南风此时心内暗暗得意,却没有表现出来,忙应道:“赵王,你看这边谁来了。”
司马伦回头一看是司马亮,也不行礼,淡淡地说道:“哟!是四哥。”
司马亮也是冷冷地回应了一句:“九弟,你怎么不在你的藩地,跑到京城来干嘛?”
司马伦笑到,不咸不淡地说:“四哥怕不是老糊涂了,你这记性可是不够了,九弟我奉先帝的旨意,在朝中做太子太傅都三年了。”
司马亮啧啧摇了摇头,他是实在不敢苟同朝廷这一安排,对于他的这个弟弟他太了解了,仗着父亲司马懿的宠爱,司马伦一向品行不端,而且做人做事毫无底线,如今已在朝中,只怕没什么好事发生。
“好了好了!四爷爷,九爷爷,不要吵了。”皇帝司马衷劝解道。
“是啊!二位叔祖父,如今皇室现存的宗室就二位德高望重,难得你们二位兄弟相见,咱们就不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贾南风见时机成熟,忙过来劝解,接着问道:“九爷爷,您来找皇上和本宫所为何事?”
赵王司马伦道:“回皇上皇后娘娘,杨骏实在是欺人太甚,前些日子冀州传来洪涝的塘报,中书监华廙想立刻禀报皇上皇后定夺,但是却被杨骏予以训斥,本王知道这事之后,就与杨骏对质,杨骏却对本王说,民生军事无需本王多言,而且他已派一个叫王琰的门生前往冀州,协助冀州刺史全权负责抗洪救灾一事。”
贾南风假意眉头一皱,对司马亮说道:“四爷爷,您听到了吧!这就是本宫让你回洛阳辅政的原由。而且先帝遗诏明确表示皇上登基,朝政由四爷爷和杨骏共同辅佐。”
司马亮行礼道:“这是自然,作为大晋的皇室一员,本王自然义不容辞。”
但司马亮心里却是疑惑不已,司马伦为征西将军、开府仪三司,镇守关中。为何却跑到洛阳进京面圣。
“好!本宫就需要四爷爷的这个态度。”贾南风高兴地站了起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着司马亮:“汝南王高风亮节,不愧是我大晋朝皇族的长辈楷模。有汝南王辅佐朝政,本宫就放心得多了。”
一旁的赵王司马伦也趁机插话:“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大晋是从我父高祖皇帝开始,历经三代得来的江山,岂容他人染指,如若有乱臣贼子敢谋篡我大晋江山社稷,本王绝不姑息手软。”
贾南风眼角上挑,笑不达眼底看着两位皇叔,薄唇微启,唇角浮现了一丝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