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首阳陵
emsp; 他特意写了一本《终制》,要求子孙后人必须按照自己的规范处理后世,他的首阳陵不仅没有珠宝,不封陵堆墓,不建寝殿,园邑、不修筑神道,连自己的棺椁和下葬时候的衣服也不许太过奢华,只要能遮蔽尸体就行。
作为大魏的开国皇帝,这样的处置可以说是非常寒酸,
按照曹丕当时的意思,再过个几百年的时间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葬在哪才好。
如果大魏能一直永世绵延,这倒是一件好事。
可他们现在要去遥远的北国展开一段未知且极其冒险的征途,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没法预料。
如果大魏真的能在遥远的北国定居,再过百年,就算曹叡的子孙还能打回来,还能找到首阳山,却不一定还能找到曹丕的墓地。
虽然跟父亲不睦,
但临走之前,曹叡说什么也要祭拜一番。
他叫来群臣商议和祭拜的礼仪,又抓紧准备了大量的贡品,
群臣都是默默无语,只有一脸老态的陈群在众人退走之前默默问了一句:
“陛下真的要去邺城吗?”
陈群为曹魏的事业奔波劳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是当尚书令还是当司空的时候都是如此,
他也是曹叡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
曹叡知道这位老臣的心中所念,他叹道:
“现在贼人群起围攻洛阳,朕不过是稍避锋芒,以黄河天险……”
“陛下真的要走吗?”陈群打断了曹叡,目光灼灼如电,瞪得曹叡阵阵心虚。
“不错,常太尉很快就会回到洛阳,到时候会和太尉的兵马,我们立刻出发赶赴邺城,由伯仁将军统帅洛阳中军,抵挡蜀军。”
提到常雕,曹叡居然生出一股难得的安全感。
常雕也许打仗一般,但绝对是忠心耿耿,有他在,抵达洛阳,然后兵法北国应该毫无问题。
现在就看刘晔的谋划能拖延多久了。
陈群听说曹叡下定决心,也不再劝,他缓缓拜了拜,慢悠悠地转身离开,那背影无比落寞,看的曹叡多有几分惭愧。
当时罢斥常雕的时候,陈群就多次表示了不满,只是常雕当时怕影响曹魏内部的团结,请陈群不要继续声张他才作罢。
想起当时的事情,曹叡心中又是一阵阵后悔。
只不过事情已经无法回旋,他现在也无可奈何了。
好在,太尉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依然对大魏忠心耿耿,不愧是大司马的结拜兄弟。
如果真的有机会到达北国,我一定把与太尉共同主宰天下,这次……绝不让忠臣再受委屈。
·
陈群一脸阴郁的回到府中,他飞快地来到后院,将所有家奴通通赶出去,让心腹四下把守,这才缓缓钻进书房。
书房里空无一人,他就这么静悄悄地坐在这里,
入夜,他不吃不喝,自己点上一根火烛,一个人在屋中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里突然传来一阵吱吱嘎嘎的响声。
这黑漆漆的屋中传来这�
作为大魏的开国皇帝,这样的处置可以说是非常寒酸,
按照曹丕当时的意思,再过个几百年的时间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葬在哪才好。
如果大魏能一直永世绵延,这倒是一件好事。
可他们现在要去遥远的北国展开一段未知且极其冒险的征途,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没法预料。
如果大魏真的能在遥远的北国定居,再过百年,就算曹叡的子孙还能打回来,还能找到首阳山,却不一定还能找到曹丕的墓地。
虽然跟父亲不睦,
但临走之前,曹叡说什么也要祭拜一番。
他叫来群臣商议和祭拜的礼仪,又抓紧准备了大量的贡品,
群臣都是默默无语,只有一脸老态的陈群在众人退走之前默默问了一句:
“陛下真的要去邺城吗?”
陈群为曹魏的事业奔波劳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管是当尚书令还是当司空的时候都是如此,
他也是曹叡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
曹叡知道这位老臣的心中所念,他叹道:
“现在贼人群起围攻洛阳,朕不过是稍避锋芒,以黄河天险……”
“陛下真的要走吗?”陈群打断了曹叡,目光灼灼如电,瞪得曹叡阵阵心虚。
“不错,常太尉很快就会回到洛阳,到时候会和太尉的兵马,我们立刻出发赶赴邺城,由伯仁将军统帅洛阳中军,抵挡蜀军。”
提到常雕,曹叡居然生出一股难得的安全感。
常雕也许打仗一般,但绝对是忠心耿耿,有他在,抵达洛阳,然后兵法北国应该毫无问题。
现在就看刘晔的谋划能拖延多久了。
陈群听说曹叡下定决心,也不再劝,他缓缓拜了拜,慢悠悠地转身离开,那背影无比落寞,看的曹叡多有几分惭愧。
当时罢斥常雕的时候,陈群就多次表示了不满,只是常雕当时怕影响曹魏内部的团结,请陈群不要继续声张他才作罢。
想起当时的事情,曹叡心中又是一阵阵后悔。
只不过事情已经无法回旋,他现在也无可奈何了。
好在,太尉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依然对大魏忠心耿耿,不愧是大司马的结拜兄弟。
如果真的有机会到达北国,我一定把与太尉共同主宰天下,这次……绝不让忠臣再受委屈。
·
陈群一脸阴郁的回到府中,他飞快地来到后院,将所有家奴通通赶出去,让心腹四下把守,这才缓缓钻进书房。
书房里空无一人,他就这么静悄悄地坐在这里,
入夜,他不吃不喝,自己点上一根火烛,一个人在屋中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里突然传来一阵吱吱嘎嘎的响声。
这黑漆漆的屋中传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