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斩刀(六)
�二日清晨,老和尚起来,从水缸里舀水,却把它给舀出来了。

  老和尚笑得无奈:“怎么的,把和尚要喝的水当作洗澡水了?”他轻轻一抖,将它抖到一旁的拨中,却听的叮铃脆响,几颗黄豆大小的金珠子从从蛤.蟆嘴里吐了出来。

  老和尚大惊,连忙伸手捻起了金珠子,凑到眼前来看:“这、这这,你从何处弄来的?”

  蛤.蟆趴在钵里,身子一动不动,两只腮帮子一鼓一鼓的。

  老和尚仍然讶异地说不出话,他看了看那金子,又看了看这蛤.蟆,好半天才摇头笑了:“我真是得了癔症,你怎么可能知道呢?”

  他双手合十,面上忍不住笑了,喃喃念道:“南无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他当日便将那几颗滚圆的金珠子送出去了,送给了日前来禅院里拜佛的妇人,归来时又是眉开眼笑。

  渐渐地,寺中有了些许的变化。从原本的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渐渐地有人来上香,有人来礼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乡野村民,前来拜佛的人,不论出身,老和尚都来者不拒。

  一时间这小小的禅院也变得香火旺盛,门庭若市。

  老和尚仍如以前一样,每日里眉开眼笑。清晨开门迎香客,傍晚执帚独扫空庭。

  蛤.蟆仍旧每日趴在水缸边,一动不动地看着周遭仿若与它无关的一切。

  只有夜幕降临之时,它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山溪而下,取宝盗金。

  它听了老和尚讲了不知多少的经,自己也在人间呆了不知多少年,它知道,偷盗是罪。可它觉得自己不得不做。

  它害怕下地狱,可它也心甘情愿地为那个老和尚下地狱。

  见到老和尚的第一眼,它便觉得,他是该成佛的。佛不该犯错,不该背负罪过,那不妨就让它来替他好了。

  替他犯错,替他罪过,完成他的心愿,是不是也算是助他普渡众生了?

  山中无岁月,它听着撞钟响,听着木鱼声,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它不知山中青黄不接,亦不知边疆烽火动荡。

  它只知盗金越来越难,只知来禅院的人礼佛的人面上的愁容越来越浓,老和尚每日的伙食愈来愈清汤寡水,禅院里的草木日渐凋零。

  一日,一伙人来到了禅院当中,看样子像是山里的村民。几个男人并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那孩子它认识,以前时常来禅院里玩,因为老和尚是个很喜欢孩子的家伙。

  只不过和从前不一样,那孩子现在饿的皮包骨头,看向四周的眼神都变得小心翼翼的,带着些微的胆怯,像是小兽一般。那几个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男人上门来,向和尚讨要些水和食物。

  老和尚是个纯善之人,听罢便回身打算去庖厨中找些粮食,却在转身的刹那,被一个男人从身后,用一根木棒槌一击砸在了后脑之上。

  蛤.蟆惊得快要从钵里跳出来,那一击仿佛砸在它身上似的。心中一股钝痛,像是在一瞬间空了一片。

  它早有预感的。

  那些人虽然狼狈,可躲闪的眼神里隐匿了凶狠,老和尚太善,看不出来的。

  老和尚瞪大了双眼倒在地上,男人们冲进了禅房里,有人叫嚷着:“快,找金子!他肯定还藏了金子。”

  老和尚仍在抽搐着,跟随男人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