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正文之外:守灵与战死
  穆龙轩死后,灵魂本应去往地府,却不知为何,也许是执念太深的缘故吧,他的灵魂竟没有消失在世间,而是成为了灵体,继续守候在穆瑾之身边。

  此刻,他刚死不久,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没有人看得见他,那些发现他死去而匆匆赶来的太监宫女以及穆勋,都从他的身体直接穿透了过去,所以大概是他生前杀戮太重,又或者只是时辰未到,才没有鬼差来接他吧。

  不过,既如此,便安之。

  穆龙轩看着穆勋悲痛哭嚎地扑在他与穆瑾之躺着的床上,不由也有些心酸,但这种心酸却很浅,浅到几乎没有,仿佛人死后,很多东西都放下了,包括生前的亲情、责任、权势、财富、地位,唯独穆瑾之,他无法放下。

  守灵七日,穆龙轩便紧紧跟随着自己和穆瑾之的棺木进了皇室陵寝,守在陵寝中,继续陪伴穆瑾之,就怕穆瑾之会寂寞,又或是穆瑾之也成了灵体,会回来找他。

  但一日复一日,一月复一月,当时光都不再有意义,穆瑾之都未曾出现,穆龙轩渐渐也有些不安,不安穆瑾之是否已经转世投胎,而他却还在原地徘徊。

  只要一想到穆瑾之可能已经转世,而他却不在身边,穆瑾之身边会站有其他人,穆龙轩就不由怨气大盛,勃然大怒,决定去天地间寻找“走失”的穆瑾之。

  而与此同时,穆国也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建立于九五一年的后周,在趁着穆龙轩与穆瑾之去世之际,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大军攻打穆国,意在统一中原。

  这场战争从九五八年末,一直打到了九六零年末,两年来,赵匡胤从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变成了发动陈桥兵变的宋□□,而攻打穆国的战争,也由一开始艰难无比,到了现在势如破竹,直逼穆京。

  现下正是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候,赵匡胤御驾亲征,亲率兵千里奔走,势要一举打下穆京,统一中原。

  此刻,穆勋站在穆京的城楼上,带领着穆国最后的兵力,准备与赵匡胤决一死战。而在此之前,他曾让穆京百姓提前离开战场,却不想穆国上下民心整齐,竟无一人愿意离开,哪怕是死,也要殉国而死!

  平头百姓都如此深明大义,更何况是穆国的文臣武将,此一役,穆国全民皆兵,势要守卫自己的美好家园。

  这注定是惨烈的一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为了尊严、为了国土、为了活下去。

  而对赵匡胤来说,这一仗也绝是他打过最艰难的仗,千里奔走,士兵疲惫、粮草不足不说,穆国虽小却尤为硬骨头,城墙上滚烫的油锅时刻不停地倾倒而下,这还不算,油锅一旦倒下来,还会有火箭随之而来,攻城时,被烫死、烧死的士兵,不计其数,让赵匡胤束手无策。

  但与此同时,赵匡胤也知道,攻下穆京只是时间问题,因为穆京城内,油总有耗尽的时候,箭总有用完的时候,粮草也会因为没有任何补给而消耗殆尽,到那时,不用他再死命攻打,穆京也已是他囊中之物。

  所以,很快赵匡胤便调整了攻城策略,他命士兵在穆京城外十里处扎营,每日大鱼大肉地吃、好歌好酒地玩,攻城反而成了闲时戏耍之事,目的就在于离散穆*心和民心。但他没想到穆*心民心竟如此整齐,就算他每日让人去城楼下喊话,说此时主动归降宋朝,都是宋朝的好子民,绝对优待,也无一人动摇,这让他在暗暗心惊之时,也有些真心佩服穆龙轩和穆勋的手腕。

  但也是正因如此,他才更必须打下穆国,只因他自己是兵变坐上的皇帝,完全无法忍受有一脉强大的存在威胁到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