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公推公选(3)
,我认为只有南岭县,只有楚天舒书记敢这样做,其他地方不是不敢,是不愿意,不愿意失去手的权力,从我个人身上可以看出,南岭县是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动了真格的。”

  楚天舒参加完浮云镇的干部选举大会,满头满脑都是主席台黑板上那些一笔一画的“正”字。

  其实,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他完全沒有必要亲自参加一个镇党委书记的选举大会。

  参加工作以來,他参加过市里的党代会、人代会,他也曾经作为被投票的对象,让那么多代表在名字上打钩,可是他真的沒有亲眼目睹两选一的差额选举。

  那种等额选举,沒有留给代表们选择的余地,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种走过场罢了,而这样的差额选举,真的可以用惊心动魄來形容。

  但是,楚天舒从这次公推公选浮云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感受到,十个人看一个人和一百个人人看一个人,一千个人看一个人肯定不一样。

  比如自己的秘书王永超,那是他亲自看上的,可是在参选副镇长时落选了,这搁在以前,县委书记的秘书担任副镇长,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可能会出问題。

  所以,在干部问題上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过去在用人时大都是长官意志下的形式主义,怎样才能监督用人上的弊病呢,只有放手让广大干部群众都参与进來,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

  此时,楚天舒获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在政治上完全站稳了脚根,尤其是浮云镇公推公选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改革有了具体的直观的认识。

  一番思索之后,楚天舒向市委打了一个报告,提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学习、大力推广浮云镇干部公推公选试点的做法。

  市委书记伊海涛当即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批示,请南岭县同步做好经验总结,适时召开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介绍现场会,要求其它区县的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都参加会议,学习推广南岭县的经验。

  楚天舒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并且一杆插到底,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付大木一伙安插在各乡镇各单位的人,大多落选了。

  如矿产局的局长张卓,地税局的局长巩汉堂等人,有的直接被罢免,有的则退出了主要领导岗位。

  如果说,楚天舒在定编定岗时完成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调整,那么,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对全县乡镇单位层干部的大轮换,为实现他的长远发展战略铺平了道路。

  暮春时节,一个风和日丽的日,青原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介绍现场会,在浮云镇前面的草坡上拉开了帷幕。

  参加会议的有南岭县县直全体干部、乡镇领导,有全市各区县的书记、区县长、市属企业的厂长(经理),还有省市、央各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

  最有备而來的是新华社记者蓝语茶,她在开会的前一天就赶到了南岭县,尽管楚天舒、周宇宁等人忙于会议筹备谢绝了各路新闻记者的采访,但是,他们无法摆脱蓝语茶的穷追猛打,挤出时间來接受了她的专访。

  会场设在山间旷野之上,别有一番气势。

  会标和彩旗在山风猎猎作响。

  主席台只在山坡上面用板石垒了一个墩儿,那上边除了麦克风,别无其它,整个会场上沒有凳,沒有茶水,几百人席地而坐,显得又庄严,又简朴,给人以事业为上、紧迫奋进、节俭务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