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好人兄
�入地道。
一路向下延伸出去的地道略显潮湿,阴气浓郁,墙壁生有幽苔,不愧是一只月宫种打造出的秘密巢穴。
最终两人来到尽头处的一座石窟,有并肩坐着的两具白骨,一高一低,一魁梧一纤细,似是一对道侣,相近双手紧紧相握,依稀能看出两人离世时的安详。一具白骨头顶帝王冠冕,身披正黄色龙袍,另外一具却不曾身披凤冠霞帔,只是身穿一件近乎道袍却不是道袍的仙家法袍。除此之外,墙角还叠放有三只箱子。
书生对着那两具白骨皱眉不语,陈平安问道:“是骸骨滩遗址那场大战中落败一方的某位君主?”
书生点头道:“极有可能是陇山国的君王,年轻时是个落魄不得宠的庶子王孙。当初北俱芦洲南方最大的宗门叫清德宗,山上得道修士一律被誉为隐仙。那场两大王朝的冲突,追本溯源,其实正是祸起于清德宗内讧,只是后世仙家都秘而不宣。这位君王年少时志在修道,白龙鱼服上山访仙,与他同一年被清德宗收为嫡传弟子的总计三十人,起先气象不显,只当是寻常翠微峰祖师堂的一次收徒,可短短甲子内,北俱芦洲其余山头就察觉到异样了,那三十人竟然有半数都是地仙坯子的良材美玉,其余半数也各有造化机缘,不容小觑,故而当年三十人登山拜师那一幕引来后人无数遐想,后世有诗为证:‘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而这位陇山国君王在那拨天之骄子当中依旧算是资质极好的佼佼者,可惜陇山国有资格接替皇位的皇室成员陆续夭折,他只好下山,已是龙门境的他,选择自断长生桥,继承了皇位。有街巷流传的稗官野史,说他与清德宗凤鸣峰一个师姑关系亲昵,我以前不信,如今看来是真的了。”
书生喟然长叹,不再打量那两具白骨。龙袍只是世间寻常物,瞧着金贵而已,男子身上蕴含的龙气已经被汲取或是自行消散殆尽,毕竟国祚一断,龙气就会流散。而女修身上所穿的那件清德宗法袍也不是什么法宝品秩,只是清德宗内门修士人人皆会被祖师堂赐下的寻常法袍,这位人间君主与那位凤鸣峰女修估计都是念旧之人。
书生便去陆续打开三只箱子。一只箱子里是白灿灿晃人眼的雪花钱,有几千枚之多。第二只箱子里边放着一块古老造像碑,铭刻有密密麻麻的篆文。至于先前搁放在最底下的那只箱子里,只有一物,是只及膝高的小石臼,与市井人家捣糯米的物件无异。
书生眼神微变,轻轻摇头,显然觉得心中那个猜测不太可能。
陈平安笑道:“该不会是传说中月宫兔精捣药的那只石臼吧?”
书生笑呵呵道:“那咱们……赌一赌?”
陈平安问道:“怎么个赌法?”
书生指了指箱子里边的石臼:“这件东西,算七,其余的算三,但是我让你先选。”
陈平安毫不犹豫就要选三,书生赶紧开口道:“先别选,我反悔了。”
书生一巴掌轻轻拍下,那只石臼顿时化作齑粉,不过露出了一块状若白碗的玉石,惋惜道:“果然如此。这只白玉碗是这位避暑娘娘的成道之地,由于是一只月宫种,便打造了石臼将其包裹其中,估计是为了讨个好兆头。”他捡起那只碗覆在手心,碗底有蝇头小楷的八个字:清德隐仙,以酒邀月。
这是清德宗的祖师堂祭器之一,灵器而已,不过对于那位修道成精的避暑娘娘而言,自然意义重大。
陈平安问道:“你是挑那龙门造像碑还是一箱子雪花钱?”
书生眼皮子一跳。世间篆文也分古旧,有些古篆除非是传承有序的仙家豪阀宗门,根�
一路向下延伸出去的地道略显潮湿,阴气浓郁,墙壁生有幽苔,不愧是一只月宫种打造出的秘密巢穴。
最终两人来到尽头处的一座石窟,有并肩坐着的两具白骨,一高一低,一魁梧一纤细,似是一对道侣,相近双手紧紧相握,依稀能看出两人离世时的安详。一具白骨头顶帝王冠冕,身披正黄色龙袍,另外一具却不曾身披凤冠霞帔,只是身穿一件近乎道袍却不是道袍的仙家法袍。除此之外,墙角还叠放有三只箱子。
书生对着那两具白骨皱眉不语,陈平安问道:“是骸骨滩遗址那场大战中落败一方的某位君主?”
书生点头道:“极有可能是陇山国的君王,年轻时是个落魄不得宠的庶子王孙。当初北俱芦洲南方最大的宗门叫清德宗,山上得道修士一律被誉为隐仙。那场两大王朝的冲突,追本溯源,其实正是祸起于清德宗内讧,只是后世仙家都秘而不宣。这位君王年少时志在修道,白龙鱼服上山访仙,与他同一年被清德宗收为嫡传弟子的总计三十人,起先气象不显,只当是寻常翠微峰祖师堂的一次收徒,可短短甲子内,北俱芦洲其余山头就察觉到异样了,那三十人竟然有半数都是地仙坯子的良材美玉,其余半数也各有造化机缘,不容小觑,故而当年三十人登山拜师那一幕引来后人无数遐想,后世有诗为证:‘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而这位陇山国君王在那拨天之骄子当中依旧算是资质极好的佼佼者,可惜陇山国有资格接替皇位的皇室成员陆续夭折,他只好下山,已是龙门境的他,选择自断长生桥,继承了皇位。有街巷流传的稗官野史,说他与清德宗凤鸣峰一个师姑关系亲昵,我以前不信,如今看来是真的了。”
书生喟然长叹,不再打量那两具白骨。龙袍只是世间寻常物,瞧着金贵而已,男子身上蕴含的龙气已经被汲取或是自行消散殆尽,毕竟国祚一断,龙气就会流散。而女修身上所穿的那件清德宗法袍也不是什么法宝品秩,只是清德宗内门修士人人皆会被祖师堂赐下的寻常法袍,这位人间君主与那位凤鸣峰女修估计都是念旧之人。
书生便去陆续打开三只箱子。一只箱子里是白灿灿晃人眼的雪花钱,有几千枚之多。第二只箱子里边放着一块古老造像碑,铭刻有密密麻麻的篆文。至于先前搁放在最底下的那只箱子里,只有一物,是只及膝高的小石臼,与市井人家捣糯米的物件无异。
书生眼神微变,轻轻摇头,显然觉得心中那个猜测不太可能。
陈平安笑道:“该不会是传说中月宫兔精捣药的那只石臼吧?”
书生笑呵呵道:“那咱们……赌一赌?”
陈平安问道:“怎么个赌法?”
书生指了指箱子里边的石臼:“这件东西,算七,其余的算三,但是我让你先选。”
陈平安毫不犹豫就要选三,书生赶紧开口道:“先别选,我反悔了。”
书生一巴掌轻轻拍下,那只石臼顿时化作齑粉,不过露出了一块状若白碗的玉石,惋惜道:“果然如此。这只白玉碗是这位避暑娘娘的成道之地,由于是一只月宫种,便打造了石臼将其包裹其中,估计是为了讨个好兆头。”他捡起那只碗覆在手心,碗底有蝇头小楷的八个字:清德隐仙,以酒邀月。
这是清德宗的祖师堂祭器之一,灵器而已,不过对于那位修道成精的避暑娘娘而言,自然意义重大。
陈平安问道:“你是挑那龙门造像碑还是一箱子雪花钱?”
书生眼皮子一跳。世间篆文也分古旧,有些古篆除非是传承有序的仙家豪阀宗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