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脚下的失误
��是一个时辰,却还半点未见要停下的意思。
长天喃喃着,“这才六月而已,怎的下起冰珠子了?这样下下去,不用到明日,庄稼怕是都要涝了。”
倚楼淡声道:“边塞之地的天气多怪异,六月飞雪也是常有的。”
雨滴打在屋檐,溅起了细碎如缠丝的雨丝随着风扑进屋子里,如迷雾一般,屋子里的空气立时凉爽了起来,有了湿润的感觉。
灼华心中微叹,这场雨马上就会停,并且接下来的月余里隔三差五的会下一场,庄稼长势喜人,只是在最后就要收获的时候又遭了蝗灾,农户们心里经历几番焦急与喜悦后,依旧一无所有。最后,因为朝廷不能及时筹措道粮食,还闹了一场暴乱。
灼华掰着手指细算了一下,向倚楼问道:“外头那些米铺,可开始清卖陈米了么?”
“原本开卖的不多,许都担心今年会大旱,怕收不到新米,不过今日这场大雨后,应该会陆陆续续的贱卖了。”倚楼仔细说着,“姑娘手下的酿酒坊已经收了不少了,只是咱们酒坊生意虽好,到底只有那几家,能收的有限,若再大肆收进,怕是要引起旁人注意了。”
灼华微微皱眉,忽觉前程便如此刻的暴雨,迷茫而不可知前路危险,“是啊……”
那场暴乱是前世里的今年会发生的,只是她此番重生好些事情有了改变,所以她也不敢确定,今世里的今年是否还会发生那场暴乱。
沈家在北燕盘踞已有五年,北燕下的铺子田庄不少,若是能出手收粮,那必是十分可观的,只是她总不能告诉父亲或者祖母自己有“未卜先知”之能,预测到今年会有灾荒罢?
而且一旦官员家开始这样大规模的收米,怕是会引起百姓不安啊!
她为着今年的饥荒做准备,这两年她还悄悄开起了酿酒坊,只是若真有大规模的饥荒,她收的那点米,怕是也顶不上大用场。
明年八月初父亲布政使三年任期满,按照前世的进程,解决了灾荒,镇压的动乱,皇帝会将他调回京里任职。
在北燕,她这个定国公府七姑娘,从二品大员家的嫡出女儿,确实十分有看头,但在京里王、公、侯爵一抓一把的,比她高贵的掐指算不过来,又有李彧和沈缇这对母子算计着……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外祖家又远在云南,能照应她的将来只会越来越少。
她这个半瞎真是,人事艰难,婚事艰难,诸事艰难啊!
想要过得如意,必得做出点什么在皇帝面前刷一波好感才行,来日不管在国公府还是夫家,也能安稳许多。
沉吟片刻,灼华道:“这样,你叫铺子继续收米,可多收些,收到之后便送去各个寺院,便说赠于寺院用于布施的。多送些银子去,前年买的盐碱地今年转手出去,咱们赚的不少,该是足够支撑住的。”
倚楼点头道:“姑娘放心,咱们得酒肆和酿酒坊生意都是极好的,两年下来的盈利也不少,陈叔极会经营。”
陈叔原是云南王府的管事,后做了郡主的陪房,郡主过世后,所有私产都归了灼华的名下,陈叔便成了她的掌事管家,这些年她们一直在北燕,也置下了不少产业,陈叔便为她打理着私产,是个极有手腕和经商头脑的,她外头有什么要做的,都靠着他和倚楼、听风。
灼华抬手柔了揉眉心,觉着有些乏累,心中想着或许身边那几个婆子是有问题的了。
“我在西郊处有一�
长天喃喃着,“这才六月而已,怎的下起冰珠子了?这样下下去,不用到明日,庄稼怕是都要涝了。”
倚楼淡声道:“边塞之地的天气多怪异,六月飞雪也是常有的。”
雨滴打在屋檐,溅起了细碎如缠丝的雨丝随着风扑进屋子里,如迷雾一般,屋子里的空气立时凉爽了起来,有了湿润的感觉。
灼华心中微叹,这场雨马上就会停,并且接下来的月余里隔三差五的会下一场,庄稼长势喜人,只是在最后就要收获的时候又遭了蝗灾,农户们心里经历几番焦急与喜悦后,依旧一无所有。最后,因为朝廷不能及时筹措道粮食,还闹了一场暴乱。
灼华掰着手指细算了一下,向倚楼问道:“外头那些米铺,可开始清卖陈米了么?”
“原本开卖的不多,许都担心今年会大旱,怕收不到新米,不过今日这场大雨后,应该会陆陆续续的贱卖了。”倚楼仔细说着,“姑娘手下的酿酒坊已经收了不少了,只是咱们酒坊生意虽好,到底只有那几家,能收的有限,若再大肆收进,怕是要引起旁人注意了。”
灼华微微皱眉,忽觉前程便如此刻的暴雨,迷茫而不可知前路危险,“是啊……”
那场暴乱是前世里的今年会发生的,只是她此番重生好些事情有了改变,所以她也不敢确定,今世里的今年是否还会发生那场暴乱。
沈家在北燕盘踞已有五年,北燕下的铺子田庄不少,若是能出手收粮,那必是十分可观的,只是她总不能告诉父亲或者祖母自己有“未卜先知”之能,预测到今年会有灾荒罢?
而且一旦官员家开始这样大规模的收米,怕是会引起百姓不安啊!
她为着今年的饥荒做准备,这两年她还悄悄开起了酿酒坊,只是若真有大规模的饥荒,她收的那点米,怕是也顶不上大用场。
明年八月初父亲布政使三年任期满,按照前世的进程,解决了灾荒,镇压的动乱,皇帝会将他调回京里任职。
在北燕,她这个定国公府七姑娘,从二品大员家的嫡出女儿,确实十分有看头,但在京里王、公、侯爵一抓一把的,比她高贵的掐指算不过来,又有李彧和沈缇这对母子算计着……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外祖家又远在云南,能照应她的将来只会越来越少。
她这个半瞎真是,人事艰难,婚事艰难,诸事艰难啊!
想要过得如意,必得做出点什么在皇帝面前刷一波好感才行,来日不管在国公府还是夫家,也能安稳许多。
沉吟片刻,灼华道:“这样,你叫铺子继续收米,可多收些,收到之后便送去各个寺院,便说赠于寺院用于布施的。多送些银子去,前年买的盐碱地今年转手出去,咱们赚的不少,该是足够支撑住的。”
倚楼点头道:“姑娘放心,咱们得酒肆和酿酒坊生意都是极好的,两年下来的盈利也不少,陈叔极会经营。”
陈叔原是云南王府的管事,后做了郡主的陪房,郡主过世后,所有私产都归了灼华的名下,陈叔便成了她的掌事管家,这些年她们一直在北燕,也置下了不少产业,陈叔便为她打理着私产,是个极有手腕和经商头脑的,她外头有什么要做的,都靠着他和倚楼、听风。
灼华抬手柔了揉眉心,觉着有些乏累,心中想着或许身边那几个婆子是有问题的了。
“我在西郊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