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p; 若真有新粮,当得是一大幸事。

  两个竹筐子被揭开盖布送到了面前。

  陈绰第一个伸手拿起来的就是玉米,花临看到这一幕,心里道了一句:果然是天家子,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更好看更好吃的西红柿,而是这种产量更高能让人不挨饿的玉米。

  陈绰看了看,说道:“这怎么吃?如麦子一般,磨成粉?”

  花临真有些惊讶了,皇上竟然还知道面粉,且知道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

  他在京城待了这两三年,富家公子真是见的不少,就那些人,能知道这个的都在少数。

  但凡京中贵公子,哪个不是连厨房的门槛都没踏过,别说不知道馒头面饼是怎么做的,就连个火石都不会打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花临忍不住说了一句:“吾皇真乃仁君。”

  他完全是下意识说的,半点都没有拍马屁的意思,倒是没让听烦了奉承的陈绰反感。

  花临担心失言,又赶紧转到正题上,说道:“这个我、小人在家时让家里的厨娘试做过,磨成粉,用烫水做成饼子,味道是很不错的。与白面掺在一起,也可以蒸出来很松软的馒头,只是口感略有些粗糙。”

  陈绰欢喜,当即让林和拿到御膳房,让那些人照着花临刚才说的方法做了饼子呈上来。

  接着又问:“不知产量如何?”

  花临说道:“这样的秧苗小人剔了两垄出来,一垄照顾的十分精细,那一株成苗可以结出两个这样的棒子,只是下面的一个略小些。另一垄照顾的不那么精细,一株上的两个棒子只有一个能长大,另一个都是这样巴掌大的。”

  说着他从竹篓子里扒出两个一掌就能握住的小玉米棒。

  听完他的叙述,陈绰和顾尚书脸上都带着惊色,照顾的精细,一株能结两个这样的棒子,果实都剥下来的话,差不多就能有一斤。

  而一亩地能种差不多一千株吧,这样一来岂不是能产一千斤的粮食?

  便是那些能一年两熟的稻米,两熟的产量加起来,也比不上这种新粮食吧。

  只要稍加在脑海中一想,陈绰就激动不已,站起来边走边连连拊掌道好,又蓦地停下来,对花临道:“花老,这种新粮是您种出来的,就由您来命名。”

  对于皇上这么客气的称呼,花临连道不敢。

  陈绰笑道:“你们祖孙有如此多利民的功劳,朕还要大赏呢,这又有什么不敢的?”

  花临说道:“这是天佑大夏,才能让我们发现新粮,给新粮命名,小人实在不敢擅专。”

  顾尚书说道:“依臣之见,不如等来年此新粮等到了更多种子,于群臣公布时,让大家一起商定。”

  陈绰之前给卫谌送来的那两种水果想名字已经浪费了不少脑细胞,这时候就不想自己费劲,听到顾尚书的建议,便道:“如此也好。”

  接下来的话题就转到了西红柿上,陈绰尝了尝,便只当成了一种水果,听花临说炒菜吃也不很不错,就让刚从御膳房回来的林和再去走一趟。

  得到一个西红柿的赏赐,林和倒是挺高兴的。

  御膳房里的人却是一天里被惊吓了两次,毕竟平时传菜,也没见大总管亲自跑来吩咐过啊。

  因此对于大总管带来的两种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