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盛明安:“根据这句话进?行实验设计和测量,计算出铜电极的灼烧率近似反比于氮电弧的旋转速度。”

  “!”方左赶紧记下来,这是很重要的结论。

  孙诚嘴巴微张,没料到他的研究结论还能衍生出其他数据等式。

  “电弧的旋转速度是影响电弧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可以由历届科研资料得出的经验公式算出……”

  盛明安缓声述说,用最简单易懂的话语描述实验的思路、数据、公式和结论,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令人一听便懂、一点即明。

  三四个月来每天重复的枯燥实验、不重复的实验内容,或是复制物理界石墨烯研究历史的经典实验案例,或是布置课题由团队设计、合作和制造,所有?获取的数据此刻都在盛明安手掌底下的硬盘里保存。

  解决数据调配后就是实验装置的设计,剖析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水冷单元、电弧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高?速ccd摄影、面阵列iccd摄影单元等。

  首先是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计。

  “发生器由石墨阳极和阴极构成,阳极呈管状,阴极呈棒状,采用径向进?气减轻电极烧蚀……”

  软件中出现发生器的横切面、正面结构设计图,接下来根据磁场强度分布继续试验装置的设计,每个单元结构在几人的见证下一点点建立、成形。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从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太阳下山,夜幕降临,实验室的灯光亮起,没人挪动脚步,直到饥肠辘辘,不得不停止进度。

  盛明安宣布明天再继续,都先回去休息。

  他也?累了。

  一整天没吃饭、没休息,疯狂消耗脑力?,一旦离开实验室,疲乏如山倾倒向他压过来。

  盛明安回房后简单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就沉沉睡去,连陈惊璆的留言都没有?回复。

  第二天醒来,梳洗一遍后,脑子清醒,盛明安挑着回复陈惊璆的留言便向实验室走去,刚到门口就看见陆音他们三人。

  三人比他早到,一见盛明安便齐齐打招呼:“盛工。”

  他们比盛明安更期待成品。

  盛明安话不多?说,继续仿真建模的设计。

  又是一天过去,错误不少,但是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而他们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工作量,一直到第四天才迎来建模最终成品。

  偌大的实验室内空荡荡,仅有?四个身影站立在各个装置前面紧盯软件中正在建立的各个模型数据。

  有?时候他们会在各个装置间来回穿梭,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圆珠笔不时记录。

  此时,盛明安面前的显示屏合成磁控电弧装置的模型。

  方左驻足,目光炯炯地盯着盛明安面前的显示屏。陆音快步上前,孙诚紧随其后。

  模型虽建立但不能算成功,还?需要在该模型里模拟实验,与计算数值相符合才?算成功。

  根据数值模型的假定、计算域、控制方程等计算出数值,输入模型中进行模拟,控制磁控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速度、大气压、电流密度分布,控制外磁场……

  一步一步下来,盛明安有?条不紊的完成测试,得出符合结果?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