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克制
江浔的声音把她从出神中唤醒,江夏捏着手机,语气平淡,“大过年的,快起来。你看看微信,我拍照给你了,要买什么烟花告诉我。”
“啊?不——行!”电话那头江浔终于从低八度的音域里找回了少年的清朗,“烟花一定要我跟你一起去买,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就打发了?”
江夏:“……这怎么叫随便,我不是给你发图让你选了吗?”
江夏拗不过他奇奇怪怪的仪式感,最后还是和表姐径直回了外婆家。
虽然雨一直下到了早上,今天却是晴天。江夏到家时,正午的日头刚从云后拨出脑袋,她远远就看见老屋的走廊上晃过一个显眼的人影,顶着一头乱蓬蓬的鸡窝头,插着口袋,提着搪瓷牙缸往洗菜台走,结果被正要洗菜的老妈嫌弃了地赶了一路,和她撞了个正着。
丹凤眼迷蒙间只挑开了一丝缝隙,在发现是她之后,江浔蓦地睁开了眼睛。
不得不说,大概是他的年龄和她恋爱的滤镜作祟,明明头发凌乱,似醒非醒,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不羁的少年感。
“早啊。”江夏笑眯眯调侃,一边把袋子里的大虾往水盆里倒。
两人目光相汇了一瞬,江浔尴尬地摸摸脑袋,“早。”
江范成打两人边上经过,顺手一巴掌拍在江浔背上。
“嗷,痛啊爸。”江浔抱怨,“早……”
两人和江范成打了个招呼,而后江夏不忘嘲讽弟弟:“……你还真敢应。”
很好,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的姐弟对白。
“没办法。”江浔瞥了眼走开的父亲,声音含糊:“毕竟,昨晚体力消耗大。”
江夏收拾的动作猝然顿了顿,惊愕地瞪了他一眼。
“阳阳你还不去刷牙!你看看这里还有谁像你那么过分!你怎么不干脆睡到晚上——”王雪兰的喊声响彻老屋每个角落,亲戚们哄堂大笑,作为主角的江浔只能哭丧着一张脸赶去洗漱。
活该,江夏在心里腹诽。
脸却在不经意间,微微发热。
吃过午饭,人们又忙起来筹备最重要的年夜饭,那些掌厨料理的事情都有年长一些的亲戚接手,江夏下午没什么安排,于是和江浔两人一起陪外婆聊聊天说说话。
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外婆关切地用家乡话问他们,昨天晚上睡得是不是不太好?家里是不是有老鼠?
被问的江夏有些莫名其妙,只当外婆是客套,但……老鼠之说是怎么来的?
外婆笑呵呵地讲,昨天晚上起夜,好像听见二楼吱吱嘎嘎地响,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江浔一口饮料差点喷在地上,就连江夏也心脏漏跳了半拍,两人互看了一眼,又心虚地匆匆错开。
大年叁十的白天就在一群亲戚的插科打诨中度过了。
外婆家的大铁锅终于在傍晚时分添柴烧起来。
这口铁锅贯穿了江夏童年对外婆家的所有记忆,年幼的时候江夏对回乡并无多大好感,只觉得老家没什么好玩,连上厕所都不方便,唯一惦念的就是外婆烧的家乡菜,不管做什么都好吃,哪怕是得到外婆亲授传承的妈妈也做不出老家的味道,后来妈妈告诉她,那是因为那口锅和柴火灶。
�
“啊?不——行!”电话那头江浔终于从低八度的音域里找回了少年的清朗,“烟花一定要我跟你一起去买,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就打发了?”
江夏:“……这怎么叫随便,我不是给你发图让你选了吗?”
江夏拗不过他奇奇怪怪的仪式感,最后还是和表姐径直回了外婆家。
虽然雨一直下到了早上,今天却是晴天。江夏到家时,正午的日头刚从云后拨出脑袋,她远远就看见老屋的走廊上晃过一个显眼的人影,顶着一头乱蓬蓬的鸡窝头,插着口袋,提着搪瓷牙缸往洗菜台走,结果被正要洗菜的老妈嫌弃了地赶了一路,和她撞了个正着。
丹凤眼迷蒙间只挑开了一丝缝隙,在发现是她之后,江浔蓦地睁开了眼睛。
不得不说,大概是他的年龄和她恋爱的滤镜作祟,明明头发凌乱,似醒非醒,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不羁的少年感。
“早啊。”江夏笑眯眯调侃,一边把袋子里的大虾往水盆里倒。
两人目光相汇了一瞬,江浔尴尬地摸摸脑袋,“早。”
江范成打两人边上经过,顺手一巴掌拍在江浔背上。
“嗷,痛啊爸。”江浔抱怨,“早……”
两人和江范成打了个招呼,而后江夏不忘嘲讽弟弟:“……你还真敢应。”
很好,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的姐弟对白。
“没办法。”江浔瞥了眼走开的父亲,声音含糊:“毕竟,昨晚体力消耗大。”
江夏收拾的动作猝然顿了顿,惊愕地瞪了他一眼。
“阳阳你还不去刷牙!你看看这里还有谁像你那么过分!你怎么不干脆睡到晚上——”王雪兰的喊声响彻老屋每个角落,亲戚们哄堂大笑,作为主角的江浔只能哭丧着一张脸赶去洗漱。
活该,江夏在心里腹诽。
脸却在不经意间,微微发热。
吃过午饭,人们又忙起来筹备最重要的年夜饭,那些掌厨料理的事情都有年长一些的亲戚接手,江夏下午没什么安排,于是和江浔两人一起陪外婆聊聊天说说话。
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外婆关切地用家乡话问他们,昨天晚上睡得是不是不太好?家里是不是有老鼠?
被问的江夏有些莫名其妙,只当外婆是客套,但……老鼠之说是怎么来的?
外婆笑呵呵地讲,昨天晚上起夜,好像听见二楼吱吱嘎嘎地响,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江浔一口饮料差点喷在地上,就连江夏也心脏漏跳了半拍,两人互看了一眼,又心虚地匆匆错开。
大年叁十的白天就在一群亲戚的插科打诨中度过了。
外婆家的大铁锅终于在傍晚时分添柴烧起来。
这口铁锅贯穿了江夏童年对外婆家的所有记忆,年幼的时候江夏对回乡并无多大好感,只觉得老家没什么好玩,连上厕所都不方便,唯一惦念的就是外婆烧的家乡菜,不管做什么都好吃,哪怕是得到外婆亲授传承的妈妈也做不出老家的味道,后来妈妈告诉她,那是因为那口锅和柴火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