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 章
��。”

  “你一向走得近的,也就我们几个,当年的‘歌阙’线全部‘发配边疆’了,还要搞我们,可就不厚道了。”

  怀瑾听罢,只摇了摇头。

  傅秋生将她看了看,“我倒是有一事要与你商量,这件事还是趁早打算为好。”

  “嗯,你说。”

  “上午局座跟我谈了谈,他希望将当初我们这条线上的三个人,全部带到南岛。”

  怀瑾目光一滞,随即笑了笑,“局座?他是你的局座,我现在是渝陪行营的人。”

  “别这么说,你看,上峰还是念着我们的,局座说了,我们三人是党国的大功臣,绝不会留下我们不管。大撤退可能不远了,我们只是没有家眷,那些拖家带口的,父母妻儿都优先撤了过去。”

  “优先?不过是以家眷要挟,将才能人、文人贤士,他们都不愿意留给赤空党。”

  “阿瑾,你今天有点情绪……不愿意留给敌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愿意将自己留在敌营吗?”

  怀瑾没有作声,她想着傅秋生的话,将“歌阙”线上的三人撤到南岛?让瑜儿跟着大家去南岛?太荒谬了,她怎会愿意?

  即便去了,也不过是继续潜伏在自己的阵营中,她再也不想继续这样的事情了。

  “天晚了。”她悠悠说道。

  “回去吧,”傅秋生站起身来,“这桩事体你先好好考虑一下,小董那边,你跟她说吧,先通个气,到时玄武那边自会有人通知她。”

  三天后,缪虎独坐在一打卷宗后面。

  证据就像宇宙中的星体,当你用一只望远镜发现了一团疑云,将它放大,则会发现更多的星系,再放大,又会变多。他想看到最后那颗星体。

  马修,当年的马修,是个军火贩子。这是让他振奋的一条发现,而让他兴奋至极的是,就在银行记录显示董知瑜支付马修那一大笔钱款之前不久,汪氏政府曾抓获一对以皮货商身份潜伏在玄武城的赤空党夫妇,他俩当年就住在怀瑾当年居住的白龙巷里,后来这对夫妇扛不住刑讯,交代自己的任务是帮华北和东北的部队购买和运输武器弹药,当时他们搞来的军火被汪氏政府缴获了一车……

  缪虎在想,董知瑜和怀瑾在这桩事情里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据他所知,赤空党的地下小组大多是单线联系,据反戈的赤空党夫妇交代,他们有自己的电台,直接跟天津党小组联系,也就是说,在玄武,他俩并没有上下线。

  如果董知瑜是因为此事向马修购买军火,她又是怎样知晓这对赤空党夫妇被抓以及一车军火被缴获的事呢?没错,她当时是在政府里工作,可她在鸡鸣寺的外交部,丁家桥这边破获这样一桩案件,本就是保密的,远在外交部的董知瑜是怎样知晓的?

  是怀瑾通知了她?她俩都是赤空党?

  那怀瑾又为什么去银行密查董知瑜?

  这是他想不通的地方。查,继续查,他相信,只要查下去,就一定有新的突破。

  而眼前,对于已经破获的证据和线索,又该怎么办呢?马修他派人找过,此人于四六年离开韬国国境,至此便再也没回来过,出了韬国,就是他缪虎鞭长莫及的范围了,除非他再回来,否则这就是条死线索。

  那对反戈投靠汪氏政府的赤空党,四五年汪氏倒台后也没了踪迹,他正派人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