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的百万元户(2)
��,写出来的字和他人一样隽秀,穿上军装站在院子里就是一根笔直的绿旗杆。

  在崔家,只有他对原主最好了,每次过年回家那几天都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使唤她做什么家务。

  一个高中毕业的陆兵,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村姑,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能相处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他回来就意味着自己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起码崔婆子能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少欺负她一些。

  “愣什么呢!”拍一下祝桐桐的肩膀,刘英不耐烦地抱怨道:“赶紧回去做饭,傻着脸是等我把饭给你端出来?”

  自个的儿子正狼吞虎咽的吃着肉,看她那双眼睛一直盯着,多半是想再吃上两口。

  “走走走!别站着。”又推了她几下,刘英的嗓门又高了一点。

  把今天闺女买的酒瓶子洗干净,收拾收拾还能装点酱油和醋什么的。

  听着那婆娘在赶女儿走,祝老三慌里慌张地从厨房里跑出来,手里攥着几个掺了面粉的窝头,是婆娘中午做给儿子吃的中饭剩下来的。

  塞进女儿手里,顺带里面还夹着两张一分钱的票子:“回去吃,你娘今儿做的刚好余了俩。”

  “谢谢爹。”

  捧着窝头,还没焐热乎呢,刘英就一把给夺了回去。

  连带着夹在里面的几张私房钱也被她给没收了:“咱家是富得流油?这窝头我还得留给柱子吃。”

  舒了一口气,祝桐桐只是勾了勾嘴角就把手缩了回去。

  幸好刘英把窝头拿走了,要不这属于自己的资产又得多上几分钱。

  ——

  崔世杰是村里唯一一个当兵的男丁。听说他要回来,祝桐桐这才刚进村子,就看到村长让几个男人在村头拉起了横幅。

  “热烈庆祝崔世杰同志回村探亲。”

  村长是前两年上山下乡来的村官,也是个读过几年书的文化人,这红纸黑字的书法就是他写的。不过,只称得上过得去眼,和崔世杰的字比起来可差得多了。

  为了欢迎崔世杰回来,村民一个个眉开眼笑的。收起晒好的干豆腐,捡几块品相好的土豆、红薯,勉强算是个礼。

  出去当兵是为国争光的事,从村里出去的也算是自己的半个儿子了,就算是大家都穷,除了礼物,也多少包了几分钱的红包讨个吉利。

  “崔他媳妇!”

  刚进村大门,村长就拉住了她的胳膊,指了指靠在墙根的那些送的礼,顺带着朝崔家地方向努了努下巴:“你婆子今儿不高兴了,怨你回来晚。快把这礼都抱家去吧,说几句好话,这大好的日子可别闷着气。”

  崔家人欺负祝桐桐的事村里人知道,只是这是他们家的事,外人也不好插话。

  “卖个面粉能跑一上午?指不定是跟哪个野汉子鬼混去了!”崔婆子的声音被村里的小道放大了好几倍,站在村口都被她的声音震得后退了两步。

  瞅着那个叉着腰的女人正站在门口,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恨不得生吞活剥,看样子,这婆婆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

  ※※※※※※※※※※※※※※※※※※※※

  小剧场:

  崔婆子:去洗碗,顺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