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成本控制
  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成本控制

  管理中最难的是成本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就处在生死关头。全体员工都要动员起来,优化管理,要减人、增产、涨工资。明年生产要翻一番,但人员不一定要翻一番。从管理中要效益,只有在管理上进步了,我们才可能实现机关干部与研究、市场同工同酬。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在产品成本的控制。

  大家都认为成本低就是指料本低,其实成本的构成是方方面面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冷静反思,过度地降低成本我不赞成,但是不认真研究成本下降我也不接受。比如销售成本,国内一个2000万美元的单,有十几人在围着转,海外一个人手里握着几个2000万美元的单,国内的人力资源是过剩的,我们就要源源不断地、强制性地抽优秀员工到海外去。尽管国外的成本和费用比国内的成本高得多,我们还是要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输送人才。

  华为一直秉承大投入大产出,在研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投入不能是盲目的,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华为在加速度增长时期时,许多员工片面地追求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不太注重成本。这一时期,虽然公司收入呈现100%的增长速度,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却以超过100%的速度攀升,利润只有百分之十几,高投入并没有带来高利润,可见企业通过成本控制获得赢利,比开拓市场来得更有效。

  大规模不可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盲目的规模化是不正确的,规模化以后没有良好的管理,同样也不能出现低成本。一个大公司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一是管理的漏洞,二是官僚主义。因此,我们在管理上要狠抓到底,我们不相信会自发地产生低成本。

  ——摘自《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华为基本法》对成本控制做了详细的解读,第八十二条规定:“成本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制胜因素。成本控制应当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权衡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合理地确定控制策略。应重点控制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包括:1. 设计成本;2. 采购成本和外协成本;3. 质量成本,特别是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引起的维护成本;4. 库存成本,特别是由于版本升级而造成的呆料和死料;5. 期间费用中的浪费。”第八十三条也规定:“控制成本的前提是正确地核算产品和项目的成本与费用。应当根据公司经营活动的特点,合理分摊费用。公司对产品成本实行目标成本控制,在产品的立项和设计中实行成本否决。目标成本的确定依据是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必须把降低成本的绩效改进指标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与部门主管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建立自觉降低成本的机制。”

  任正非反复强调,如果华为不能控制成本,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