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中又沸腾了。

  “大花魁都开始穿旧衣裳了!官府加税要吃人了!官府这样相逼,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些话没先传进沈如是车内,径直灌入杨知府耳朵里。

  杨知府急了一脑门的汗出来,没等那马车来到知府衙门,就派人前去拦了她。

  他直接就近寻了个茶楼,就地就把沈如是安顿了。

  杨知府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亲自去茶楼请花魁吃茶。

  “我的小姑奶奶,这是唱哪一出?!”

  沈如是老老实实地坐在下首的交椅上,素色褙子衬得她摘掉帷帽的面上红润稍淡,显得颇有些楚楚可怜。

  她道不敢,“是三姑着实病倒了,天风楼不敢驳了大人颜面,只好由我来了。”

  她说着,抬手指了身旁的一抬箱子。

  “大人要天风楼补的税钱,我已经带来了,整整五千两。”

  杨知府有些惊喜,又有些云里雾里。

  喜来的突然,让人觉得不安。

  不仅他不安,连悄悄在隔壁开了个雅间,墙边听壁的姚录也觉得不安。

  姚录转头看看上首坐着的章纪堂。

  首辅大人也同他一道来了,只是沉静坐着一动未动。

  隔壁杨知府还在疑惑。

  “姑娘为何亲自带着钱来?”

  沈如是回,“上次大人和姚大史去天风楼,是我们招待不周。三姑这两日身子不济,大人不要见怪。我本想着此番大人同姚大史也是一起前来的,所以不想再劳烦两位大人,这就把要交的税钱带过来了。”

  她说着,往外看了一眼,“姚大史怎么没来呢?”

  她这么问,就在隔壁听壁的姚录莫名心下一紧。

  杨知府却没在意这么多,说姚大史病了,“许是刚来开封,水土不服,告假休养了。”

  “哦。”沈如是听着,缓缓地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杨知府却看着那一箱子银钱,有种别样的感受。

  这些年天风楼生意风生水起,整个开封府都跟着繁荣起来。

  尤其每年五月,花魁亲自登台开幕,接下来一整月的戏不断,五湖四海的人都来看,这给开封带来多大的收益?

  杨知府不是什么上进的官,因着治下开封自己争气,从来没落于人后。

  杨知府想到这些,都是这位大花魁带来的好处,不禁软了语气,好声好气道:

  “加税这件事,确实突然了些,好在朝廷有分寸,加的不算太多,天风楼这次打头做个好榜样,下面就好施行了。”

  沈如是规矩坐着,温声道,“是知府大人抬举天风楼了,本也是应该的。”

  这话说得知府心里更加熨贴。

  只是隔壁听壁的姚录有些打鼓:这沈如是怎么突然如此好说话,真要交钱?

  他不禁转头看了一眼把玩着桌上茶壶的首辅大人。

  首辅大人不知听没听见,也是一副不着急的模样。

  他正想着,隔壁杨知府又开口,语气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