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顾自发呆之时,外头钟原来报,五爷来了。

  五爷是奉了康熙的旨意来接他的。

  殷陶见到五爷心中欢喜,短暂的寒暄过后,他给五爷执壶沏了新茶,招呼五爷坐了下来:“五哥且稍等,容我收拾一下箱笼,稍后出发。”

  五爷倒是不着急,他慢悠悠地坐了下来,对着殷陶叹了一声:“十二弟还不知道吧?”

  “什么?”

  “京里出大事了。”

  “怎么了?”

  “太子已经整整两个月不见人影了。”

  殷陶只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十三呢?”

  “我不知道。”五爷摇了摇头,“皇阿玛七月去塞上之时,只叫了老大、太子和十三、十四和几个小的跟着,我们几个都没有带。之后……小十八便殁了,老爷子带着人紧赶慢赶回来,从木兰围场抵京后,太子和十三就一直都没有露面。就在前几日,太子爷被皇阿玛转移到了咸安宫里,但一直没有松口说出什么讲究来……哎……”

  真不知这一场闹剧会如何收场。

  “五哥且稍等。”殷陶定了定神,又不自觉地把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这就去收拾行李,咱们尽快回京。”

  骑了四个小时的马抵达京城后,殷陶的第一站还是要去乾清宫跟康熙报道。

  不知是不是低下几个儿子太过不省心的缘故,不过短短一年多不见,康熙就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

  殷陶一个恍惚,记得自己刚穿越过来没多久之时,正逢太后生辰,阖宫的嫔妃、皇子们都去给太后祝寿。

  他和康熙就是在那一天第一次正式见面。

  那时的康熙只有三十几岁,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宁寿宫中,一身绛色龙袍,高大威武,丰神俊朗。

  一转眼也有二十多年了,他都娶亲生子了,也难怪康熙变老。

  康熙招呼他坐过来,给他上了喜欢吃的牛乳和点心,陪着他聊了聊这一年多的守孝心得,却丝毫没有提及太子和十三的事情。

  从乾清宫出来以后,殷陶又去了宁寿宫中拜见太后。

  和康熙面上平和骨子里却泛着疲惫不同,太后似乎过得不错,见了殷陶心情大好,笑吟吟地招呼殷陶过来坐坐。

  太后根本不知道太子和十三的事情,估计是康熙发话了,宁寿宫里瞒她得很紧,导致太后到现在还不知道事态严重。

  一路回京之时,殷陶听五爷提起,因着苏麻喇姑的过逝,太后也消沉了好一阵子,从康熙四十六年起,身子便断断续续的不好。

  去年春天,七哥患了重病在南苑调养之时,康熙便下了明旨,不许任何人在太后面前提到七爷病情,只要太后问起来便说已经痊愈。

  这次太子和十三的事情,想来康熙还是选择瞒着太后。

  毕竟苏麻喇姑刚刚过逝不久,太后若是因着废太子之事急火攻心,一个不好也栽过去,康熙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

  谨慎的康师傅是不会做这种落人口舌的事情,故而太后还不知京中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

  太后先问了殷陶这一年来的情况,而后说起自己宫里做了极好吃的风干牛肉,用的是蒙古的方子,蒙古的厨子,外加蒙古新到的小肥牛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