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瞧着他们两口子这好整齐模样,心里就喜欢。你方才给的那金镯子也够贵重了,难道只许你疼儿子媳妇,不许我疼侄儿侄媳妇不成?”惠娘无奈让霍菡嫣收下,又叫他夫妻二人郑重谢过宁二婶。
拜完亲长,霍菡嫣也被宁玉瑶请到旁边地屋子说话,宁二婶一脸笑地走到惠娘身边,道:“大嫂真是有福之人,瞧这一对佳儿佳妇,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喝到侄孙的满月酒了。”
惠娘也是一脸喜悦的不住点头。
等宁玉霁假休完之后,就正式赴户部报道了。
其实要说景旭远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虽然大舅子经常为难自己,但也是一腔爱妹之心,所以景旭远也想提拔提拔大舅子,户部左侍郎虽然没有未来岳父刚中状元的职位高,一开始很难手掌实权,而且现在户部因为职缺,现在也只有一位户部尚书能够掌权,而其他的宁玉霁可能完全忽视,所以在接下来的会发生的灾难中,景旭远打算让宁玉霁好好的挣一个功劳,反正谁挣都不如让瑶儿的家人来。
如景旭远所预知的一样,十月底,北部地区的旱灾如前世一般接连不断地爆发了出来,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温度持续偏高,更有部分地区粮食告急,大小牲畜告急,而锦州等邻近的地方更如景旭远所料出现了一次蝗灾。
蝗灾来袭之快,势不可挡,幸好,宁父提前了半个月就带领起工部同僚做起了防灾备荒的准备,而宁玉霁这位户部左侍郎也立即申请了大量拨款,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更是调运了粮食储存于米仓内。
前世,由于景旭远带兵出征大耀国,长途跋涉带走了大批粮食,造成国库资金和米仓严重告急,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灾情,朝廷无力赈济和就地安置灾民,使得全国旱情在半个月内持续爆发,范围接二连三地扩大着。
而在持续旱灾期间,锦州等地飞蝗大爆发,伴有着大范围的饥荒和瘟疫,一瞬间,锦州地区饥馑荐臻,受灾面积两亿多亩,成灾面积一亿多亩,而干旱引发了巨大的饥荒,粮食严重欠收,使得原本繁华的京都拥挤着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灾民,百姓们流离失所,向着京城逃亡而来,更有数千人饿死在了半路上,而粮价更是被黑心的奸商上翻了十几倍,不少百姓挨饿受冻,对皇上和朝廷怨声四起。
九月底爆发旱情,虽然皇上立即下令安置抚恤受灾的百姓,尽早将灾情控制下来,但这场大旱灾一直肆虐到了第二年的一月底二月初时才艰难地平定了下来,而它带来的剧烈恶果严重影响了皇上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更让大耀国有了一次虎视眈眈杀来的大好机会。
但今生,在灾情大爆发之前,景旭远就让皇上就拨款了五十万两白银于工部用于赈灾,虽然景云飞不知什么原因,但是出于对皇叔的信任,还是让户部拨了资金下来,所以在灾情爆发之时,救灾任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了。
前世,粮价被黑心的奸商上翻数十倍,牟取巨额暴利,所以今生,宁玉霁受景旭远明里暗里的提醒,带领户部将国库中米仓里的白米调往锦州等地。
旱灾爆发没过多久,宁玉霁和景旭远发现京城的四大粮商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大量囤粮,几乎是他们筹备赈灾的时刻,而灾情爆发后,大部分的米铺存粮稀少,唯有这四大粮商手中握有着大量的白米。
趁着京城无米的大好时机,他们高调地哄抬粮价,使得京城贫家无力负担,转而去粥棚领米,这么一来二去,原本发放给流民的白米就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为了购买白米赈济,甚至为了平抑粮价,朝廷必会派出官员去找这些粮商们谈判,这时,就是奸商们开出天价的好时候了。
拜完亲长,霍菡嫣也被宁玉瑶请到旁边地屋子说话,宁二婶一脸笑地走到惠娘身边,道:“大嫂真是有福之人,瞧这一对佳儿佳妇,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喝到侄孙的满月酒了。”
惠娘也是一脸喜悦的不住点头。
等宁玉霁假休完之后,就正式赴户部报道了。
其实要说景旭远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虽然大舅子经常为难自己,但也是一腔爱妹之心,所以景旭远也想提拔提拔大舅子,户部左侍郎虽然没有未来岳父刚中状元的职位高,一开始很难手掌实权,而且现在户部因为职缺,现在也只有一位户部尚书能够掌权,而其他的宁玉霁可能完全忽视,所以在接下来的会发生的灾难中,景旭远打算让宁玉霁好好的挣一个功劳,反正谁挣都不如让瑶儿的家人来。
如景旭远所预知的一样,十月底,北部地区的旱灾如前世一般接连不断地爆发了出来,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温度持续偏高,更有部分地区粮食告急,大小牲畜告急,而锦州等邻近的地方更如景旭远所料出现了一次蝗灾。
蝗灾来袭之快,势不可挡,幸好,宁父提前了半个月就带领起工部同僚做起了防灾备荒的准备,而宁玉霁这位户部左侍郎也立即申请了大量拨款,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更是调运了粮食储存于米仓内。
前世,由于景旭远带兵出征大耀国,长途跋涉带走了大批粮食,造成国库资金和米仓严重告急,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灾情,朝廷无力赈济和就地安置灾民,使得全国旱情在半个月内持续爆发,范围接二连三地扩大着。
而在持续旱灾期间,锦州等地飞蝗大爆发,伴有着大范围的饥荒和瘟疫,一瞬间,锦州地区饥馑荐臻,受灾面积两亿多亩,成灾面积一亿多亩,而干旱引发了巨大的饥荒,粮食严重欠收,使得原本繁华的京都拥挤着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灾民,百姓们流离失所,向着京城逃亡而来,更有数千人饿死在了半路上,而粮价更是被黑心的奸商上翻了十几倍,不少百姓挨饿受冻,对皇上和朝廷怨声四起。
九月底爆发旱情,虽然皇上立即下令安置抚恤受灾的百姓,尽早将灾情控制下来,但这场大旱灾一直肆虐到了第二年的一月底二月初时才艰难地平定了下来,而它带来的剧烈恶果严重影响了皇上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更让大耀国有了一次虎视眈眈杀来的大好机会。
但今生,在灾情大爆发之前,景旭远就让皇上就拨款了五十万两白银于工部用于赈灾,虽然景云飞不知什么原因,但是出于对皇叔的信任,还是让户部拨了资金下来,所以在灾情爆发之时,救灾任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了。
前世,粮价被黑心的奸商上翻数十倍,牟取巨额暴利,所以今生,宁玉霁受景旭远明里暗里的提醒,带领户部将国库中米仓里的白米调往锦州等地。
旱灾爆发没过多久,宁玉霁和景旭远发现京城的四大粮商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大量囤粮,几乎是他们筹备赈灾的时刻,而灾情爆发后,大部分的米铺存粮稀少,唯有这四大粮商手中握有着大量的白米。
趁着京城无米的大好时机,他们高调地哄抬粮价,使得京城贫家无力负担,转而去粥棚领米,这么一来二去,原本发放给流民的白米就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为了购买白米赈济,甚至为了平抑粮价,朝廷必会派出官员去找这些粮商们谈判,这时,就是奸商们开出天价的好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