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倘若大家还是在意银钱,她们还可以将包子分成大小颗,定下两种价钱,小颗的和外头卖价一样,大的再贵上一些。

  想法成形,一群女人谈出兴趣,而郁以乔又在关键时刻插上一句两句,就比方说——“娘,我不喜欢张大婶和王姨做的包子,她们的头发和衣服看起来好脏,张大哥拿包子的手也脏,我还是喜欢二娘做的,光是看到二娘,我就觉得包子又香又甜又好吃呢。”

  这番话让她们决定,给厨娘和伙计做上几套新衣服、新围裙,再用干净的布把头发给包起来。

  这个针线活柳盼采揽下了。她拿起纸笔到一旁设计衣服去。此时郁以乔使坏,也拿起毛笔在旁边“添乱”,她在围裙上写下店名,柳盼采才要骂人,她便振振有词地说:“不写名字,人家哪知道是谁家的包子这样好吃,如果跑错家可怎么办啊!”

  她的话在理,柳盼采于是决定在围裙和头巾都绣上店名。

  又比方她扯扯杨素心说:“二娘,我不爱吃饭,您就允我把饭吃完后就可以吃糖,那如果吃很多很多包子的叔叔哥哥,我们可不可以请他们吃糖?”

  杨素心回答,“傻丫头,吃什么糖,咱们多得是包子,自然要送他们包子,最好是不同口味的,让他们尝尝鲜,说不定下回就喜欢上了。”

  于是她们又决定,买四个包子送一个包子。

  就这样,郁以乔把一些简单的行销概念传达给她们,她们越谈越起劲、也越想越光明。那天的晚饭迟了,可大家脸上都带着些许兴奋激情。

  康氏和秦宛音都是名门千金,她们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生活挣过银子,一辈子依附在父兄丈夫的羽翼下,如今却要靠自己挣得未来,虽然有几分惶惑不安,却有着更多对未来的憧憬。

  而这一炮她们成功了,她们成功打响“真好味包子店”的名气,杨素心的手艺也益发精纯熟练,她爱上了厨艺,不断研发新菜色,也每隔一段时日便推出一种新口味包子,取代销路较差的旧口味。

  慢慢地,大户人家经常在办宴会时差人来买上几屉,听说宫里的娘娘、公主也喜欢上这一味,经常差人出宫买呢!

  三年下来,“真好味包子店”一家开过一家,现在京里已经有三家店,过完年后,秦宛音和康氏还决定让老管事到别的州县再开新店。反正银子多不磕手,孩子在长大呢,处处都要用上银子。

  “小乔,你在做啥?”郁以翔站在廊里,远远就看见她的窗户开着。真是的,也不怕冷,若是着了风寒,三个伯母可要心疼死。

  郁以乔回神,发现郁以翔在对自己挥手,她飞快关上窗子,跑出门。

  两条腿还没出门,她就被他给拉回屋里,门关起来,他把寒风给挡在外头,见她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他忍不住叨念,“干么跑那么急,外头冷着呢,怎么不加件衣服就跑出去?”

  郁以乔笑开,掐掐他的脸说:“你怎么比我三个娘还唠叨。”

  “我不唠叨行吗?都是个小姑娘了,还不会照顾自己,忘啦?每次你生病,三位伯母就日夜守着,连眼睛都舍不得阖上。你口口声声说自己孝顺,要是真孝顺,就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子,别让长辈担心。”他从自己脸上拔下她的手,手指顺势戳上她额头。

  “生病?你说的是多久以前的老黄历了,这几年,我身子骨可强健得很。”

  握握拳头,挤出衣服底下的小肥肉,她再不是当年那个瘦不伶仃、干巴巴、两根臂膀像细柴似的吊在身子两边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