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去。于是,顾文博当年骗婚于她的事也被抖了出来。

  这件事闹到最后,连范姨娘都成了苦守多年的可怜人,只有顾文博一个人成了被唾骂的人渣。这时候,可没人再提顾策对他这个爹孝顺不孝顺的事了。

  这件事一直扯皮到春闱开考,才以宇文明月和顾文博和离告终。

  开考前一日,太成帝突然下了恩旨,准了顾策当日所求。

  至此,大安世家百年垄断的局面有了改变,新的朝堂格局,从这一届科举开始,有了雏形,为若干年后的繁华盛世埋下了种子。

  直到顾策要进考场了,苏染染一家四口才跟着他一起回了京城,归京之后就闭门不出,直到榜单昭告天下,顾策得中探花郎。

  顾策骑马游街那一日,苏染染站在酒楼窗前,望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泪如雨下。真好,这辈子,这条路,他终于不用走的那么辛苦了。

  这一日,苏染染是与宇文明月相约一起来的酒楼,来看三甲游街。

  宇文明月见她哭得红了眼睛,想到刚得知的两人有婚约的消息,憋了半天,半真半假的说了一句:“你别担心,他要是敢像顾文博一样忘恩负义,毁婚另娶,我就带你去敲登闻鼓告他去。”

  苏染染被她这话逗笑了,擦了眼泪,平复了心情,这才拿出了当初宇文明月送的那个荷包,送还到了她的手边,笑道 :“前些日子,承蒙夫人收留,允我们在庄子上借住,我和家人都感激不尽。您的心意,师兄已经收到了,这里面的东西,还请收回去吧。师兄托我捎几句话给夫人,他说,希望来日再相见,你们彼此都已忘掉了那段过往,到时候重新认识一番,岂不是更好?实在不必让这些俗物将人的关系就这样固定住。师兄还说,请夫人再等一等,听一听当年故事的结尾,再走也不迟。”

  宇文一族,如今除了戎守边关的将领们,还有在京的这姐弟俩,其他族人大多都在老家。宇文明月恢复了自由身,留在将军府帮着自家弟弟打理了一段府务,如今眼见天暖了,便准备启程回老家去住一阵子,陪一陪父母亲人,然后再到处走一走。

  她这阵子一直在为远行做准备,上次银杏去苏家替主子借小话本,就提了两句。

  宇文明月听了这话,好奇心顿起,想了想便应下了:“行,那我先去城外的庄子住一阵子,等等看你们说的故事结尾。”其实当年的事,她也一直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可惜却一直没查出来什么,这才作罢。

  说完了正事,她便又拉着小姑娘吃吃喝喝,探讨起小话本来了。说来也是好笑,她这么大年纪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投缘能一起饮酒一起看话本子的,竟然是一个能当她女儿的小姑娘。

  两个人一直玩到快傍晚,宇文明月估摸着那琼林宴已经散了,赶紧起身送苏染染回府,省得回去晚了要被那少年唠叨。

  马车行到三水巷口,却被堵在了外面,巷子里外三层,都是看热闹的人。

  有邻居回头,认出了探头往车外看的苏染染,赶紧凑了上来催促道:“哎呀,姑娘你怎么还在这里,皇后娘娘派人来宣旨了,人家公公说了,要等你回来才能宣旨呢,你赶紧的吧。”

  那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一边催着苏染染,一边就喊了起来:“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苏姑娘回来了,快让她的马车进去。”

  听到有宣旨的太监在等她,苏染染哪敢耽搁,见巷子里站满了人,赶紧开了车门,就要下车一路跑进去。

  喧嚣的人群忽然就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