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如故
�座中只剩下十一人手中还有香料。李崔巍不动声色,实则随身香囊中只余一枚香丸,却是他带来应急的寻常白檀香。

  现在看来,能进到雅席者,必是经过一番甄选的人。太平今日所设之宴,既然和南市所掌握的商路有关,雅席中所谈的事,就不只是焚香。客人们都戴着面具,又是一同散席,如果他不能进雅席,再找这十人又得费一番功夫。

  若是黑齿俊手中的密报准确,越王李贞叛乱一事已经箭在弦上,兵贵神速,朝廷但凡迟一天出兵,胜算就少一分。

  鹊尾香炉转到他面前,李崔巍沉吟了一会,还是拿起了香囊。他赌的是,剩下十一人中,至少有一人同他一样,手中再无香料。

  然而当他正要掏出香丸之时,对面坐着的客人却抬手,叫停了行香。

  那人戴着一副兰陵王的面具,绛红刺金衣袍,行香熟练老道,听声音却是个少年人。他抬手从腰间解下一个镂金香毬,扔给李崔巍:

  “在下只剩这一个香毬,再比,未免没了意思。让给李太史,代在下去瞧瞧公主府的雅席。”

  公主白了他一眼,却颔首同意让他离席,像是约好了一般。座中只余最后十人,李崔巍松了一口气。他打开那香毬,看见内侧镂金花鸟纹之间不起眼处用小篆刻了两个字:光仁。

  李光仁,已故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本因太子谋逆全家被流放至巴州,于去年刚刚放还长安,更名李守礼,封嗣雍王。而他的父亲李贤,当年就是因被诬陷刺杀了明崇俨而被废,自尽于巴州。

  当年李崔巍初来洛阳,受命于武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去暗杀国师明崇俨。

  李贤是被诬陷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然而,垂拱元年太子李贤旧案的昭雪,却也是他上书促成。李光仁今日杀他或是救他,都不过是天命昭昭。

  香席被撤下,不经意间,室内已掌灯。昏黄华美的灯火下,流水的宴席一道道呈上来。而得到雅席入场资格的宾客们,则由宫人引着,走到屏风后面去。

  穿过一道道帘帷,尽头的殿内已点起了灯,将四壁照得亮堂堂。然而李崔巍却注意到,这殿内四处密不透风,只有一道门与外界相连。壁上涂满辛辣香料,是前朝传说中的椒房壁。

  宾客们坐下之后,宫人悉数撤去,座中只剩十个客人与太平公主。幽幽灯烛将人的身影无限放大,投射到光洁墙面上。

  公主抬手命人呈酒,不多时,各人面前都多了一盏酒,色泽纯白,气味醇厚,倒像是越州的米酒。李崔巍闻了闻,觉得有问题,掩袖喝酒时,将酒大半洒在了地上。

  喝罢酒,公主即令人抬来十个宝箱,打开时,内中却只有十张纸笺。

  “本宫今日,向各位借取商路一用,一月之后,完璧奉还。这纸笺上,盖着公主府的印信与本宫的亲笔。各位可在这纸笺上添写来日想与我讨的东西——美人、钱财、官位。只要诸位敢写,本宫便敢允诺。来日若是本宫失言,尽可以去圣上与太后面前,告我谋逆之罪。证据,就在列位手中。”

  众人齐齐拜伏在地,口呼万死不辞。太平公主又和煦一笑:

  “先前派采买宫人去各位商铺中购进阿芙蓉,也是为了试探诸位的诚意。能进得雅席之人,来日都是与本宫同生共死的亲信。”

  她朝李崔巍深深看了一眼,而李崔巍却岿然不动。

  果然如他所料,公主今日设席,是为了借用南市商贾们手中可汇通天下的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