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夫人接纳知书
崇拜升高再升高,颜氏把知书当成一辈子一定要追的偶像。
这些天,她经常找藉口出门,一出陆家大门便直接跑向幼儿园,桓儿和思思、维维玩得开心,而她与知书攀谈得高兴,每回都得下人一催再催才肯回到侯府。
她打定主意要把知书变成自家嫂子,因此该使的力没少使过。
而陆浔嘉被妻子狠狠骂过一回后,不免自省,越想越觉得兄长可怜,至少在选妻子上头,他能依照自己的意愿。
再加上枕边风夜夜吹拂,他渐渐改变态度,又与妻子去过几回幼儿园后,他对知书改观。
陆老夫人身子慢慢恢复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能做的只有拖延时间。
其实这话早在十年前大夫就说过,但那时候两个儿子未有所成,家境贫困,她不能死,因此凭坚韧的意志支撑下来了。
进京后,日子过得舒坦,反倒每个月里都有那么几日倒在床上昏睡,但大夫们都说她能撑到今日子孙贤孝、照顾妥当。
陆浔嘉一下衙门就在母亲膝下陪着说话,他了解母亲性子过激,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到底,于是他从姚生财的私盐贩卖开始说起。
“私盐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娘还记得当时楠州陈家、暨县吴家吗?那么大的家族一夕之间全毁了,不只本家人,有不少外嫁女的婆家也受到牵连,因此成亲第一天,娘的温言软语、大哥的善待,让姚知书打定主意和离。
“我们兄弟是母亲唯一的希望,她不能让陆家毁在自己手里,所以她故意刻薄恶毒,她的嘴巴从不饶人,姚知书想让我们厌弃她,想顺利从陆家脱身。母亲想想,她是不是从没在银钱上苛待我们?若不是她,我哪能顺利就学,母亲的病哪得医治,不也是有湘儿在旁耐心伺候,儿子才能放心回学堂念书?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三年前八皇子查私盐案,整个姚家都赔进去了,连与姚家庶女联姻的林家也损伤惨重。她料想到此事,因此和离后没有回娘家,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立足。”
这些话,说一次两次,陆老夫人慢慢听进去了,但却没有多做表示。
滴水穿石,陆浔嘉点到为止,之后就是颜氏的工作。
至于陆浔封,他在床前侍疾,却半句话都不说,将酷冷将军形象发挥到淋漓尽至。
颜氏今天说一段、明天聊两句,一点一滴把幼儿园创办的艰辛当成故事说。
“姚娘子心善啊,要不扮鬼吓人的三个小子,当然要扭了膀子往官府送,哪还能塞银子给他们新身分,当成自家侄儿养大?
“娘常说好人有好报,这话真没错,三个侄儿当中,竟然有一个是宁王丢失的儿子。宁王身边没人、膝下犹虚,找回儿子就有了传承香火的子嗣。
“宁王对她满心感激,既然她是亚继的姑姑,便认了她当义妹,姚娘子成为皇家恩人,皇太后为此召她入宫,大大赏赐一番,还下令让三个小皇孙进幼儿园进学。
“临时多出三名新生,这几天她可忙惨了,训练老师、整理新教室,忙得连饭都没得吃,整个人瘦上一圈。”
她心知婆母最好面子不过,若是有个能给自家增光的媳妇,会更乐意几分。
“宁王、八皇子和大哥并称京城三杰,可他们都有了子嗣。,唯独大哥没有,要是姚娘子肯点头,让大哥把维维、思思给接回咱家,大哥就不输他们了。”
“什么维
这些天,她经常找藉口出门,一出陆家大门便直接跑向幼儿园,桓儿和思思、维维玩得开心,而她与知书攀谈得高兴,每回都得下人一催再催才肯回到侯府。
她打定主意要把知书变成自家嫂子,因此该使的力没少使过。
而陆浔嘉被妻子狠狠骂过一回后,不免自省,越想越觉得兄长可怜,至少在选妻子上头,他能依照自己的意愿。
再加上枕边风夜夜吹拂,他渐渐改变态度,又与妻子去过几回幼儿园后,他对知书改观。
陆老夫人身子慢慢恢复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能做的只有拖延时间。
其实这话早在十年前大夫就说过,但那时候两个儿子未有所成,家境贫困,她不能死,因此凭坚韧的意志支撑下来了。
进京后,日子过得舒坦,反倒每个月里都有那么几日倒在床上昏睡,但大夫们都说她能撑到今日子孙贤孝、照顾妥当。
陆浔嘉一下衙门就在母亲膝下陪着说话,他了解母亲性子过激,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到底,于是他从姚生财的私盐贩卖开始说起。
“私盐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娘还记得当时楠州陈家、暨县吴家吗?那么大的家族一夕之间全毁了,不只本家人,有不少外嫁女的婆家也受到牵连,因此成亲第一天,娘的温言软语、大哥的善待,让姚知书打定主意和离。
“我们兄弟是母亲唯一的希望,她不能让陆家毁在自己手里,所以她故意刻薄恶毒,她的嘴巴从不饶人,姚知书想让我们厌弃她,想顺利从陆家脱身。母亲想想,她是不是从没在银钱上苛待我们?若不是她,我哪能顺利就学,母亲的病哪得医治,不也是有湘儿在旁耐心伺候,儿子才能放心回学堂念书?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三年前八皇子查私盐案,整个姚家都赔进去了,连与姚家庶女联姻的林家也损伤惨重。她料想到此事,因此和离后没有回娘家,却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立足。”
这些话,说一次两次,陆老夫人慢慢听进去了,但却没有多做表示。
滴水穿石,陆浔嘉点到为止,之后就是颜氏的工作。
至于陆浔封,他在床前侍疾,却半句话都不说,将酷冷将军形象发挥到淋漓尽至。
颜氏今天说一段、明天聊两句,一点一滴把幼儿园创办的艰辛当成故事说。
“姚娘子心善啊,要不扮鬼吓人的三个小子,当然要扭了膀子往官府送,哪还能塞银子给他们新身分,当成自家侄儿养大?
“娘常说好人有好报,这话真没错,三个侄儿当中,竟然有一个是宁王丢失的儿子。宁王身边没人、膝下犹虚,找回儿子就有了传承香火的子嗣。
“宁王对她满心感激,既然她是亚继的姑姑,便认了她当义妹,姚娘子成为皇家恩人,皇太后为此召她入宫,大大赏赐一番,还下令让三个小皇孙进幼儿园进学。
“临时多出三名新生,这几天她可忙惨了,训练老师、整理新教室,忙得连饭都没得吃,整个人瘦上一圈。”
她心知婆母最好面子不过,若是有个能给自家增光的媳妇,会更乐意几分。
“宁王、八皇子和大哥并称京城三杰,可他们都有了子嗣。,唯独大哥没有,要是姚娘子肯点头,让大哥把维维、思思给接回咱家,大哥就不输他们了。”
“什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