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秦四世的所作所为他们都看在眼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陛下未来只要不长歪,那完全就是史书上的明君模板。

  “太尉大人,陛下的后宫就劳烦殿下费心了。”左相对公孙太尉道。

  “殿下会照顾好陛下的。”公孙太尉笑着道。

  时下还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是以后宫的皇后也有劝诫帝王的权利。

  想到秦四世的后宫只有一个女主人,堂堂咸阳宫里居然比不少大臣和贵族家中还要来的清净,不得不让人心生羡慕。

  等把试题都筛选好以后,三公们把试题拿给赵燕歌过目做决定,赵燕歌看了一下,让三公们给这些试题做一个排版,之后就送去印刷。

  看到排在第一的就是一道律法题目,右相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左相看了不由心底叹息一声,说好的百家,果然还是要有一个领头人的,不过左相心里并不反感百家以法家为首。

  对于他这些做学问的儒家人来说,也是很看重弟子品性的,相比之下,他们宁愿教导一个愚笨听话的老实弟子,也不愿意教导那些聪明过头,会知法犯法的弟子。

  左相没说什么,公孙太尉就更不会说什么了,比起法、儒两家来,兵家的地位虽然也很崇高,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起码太平盛世他们兵家就不再那么吃香。

  反观法、儒两家,律法和教育都是太平盛世不可或缺的存在。

  百家之首的位置也就他们能争一争了,其余的只能在旁边看着和加油助威。

  “陛下,大秦北方的干旱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么?”代左相出声询问道,成为了众人聚集的焦点。

  “没,不过已经有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聂粮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了,我让他带着那些打井人继续去别的也发生过干旱的郡县打井。”赵燕歌简单的说了一下。

  不同于赈灾的墨家御史大夫,蝗灾结束后就已经返回朝堂,打井的主事人聂粮在干旱区域打完井后,赵燕歌又让他带着全国的打井人继续跑到别的区域打井。

  尽管那些地方现在并没有缺水的迹象,可是只要找到地下水源,以后干旱就算再次来临,百姓们也不会心慌了。

  “陛下,听说咸阳宫内的墨家和公输家联手制造了一款器械,臣是否能去一观?”墨家的那位御史大夫道。

  尽管他走的是政治一途,对机关术并不如专精机关术的墨家弟子精通,可是比起常人来却敏感了数倍。

  听到墨家御史大夫这么说,其余三公们也来了兴趣。

  赵燕歌笑着带他们去龙卫处围观收割机。

  古代时期的机关术就已经达到巅峰造极的状态,墨家和公输家连飞鸢和青铜牛都能做出来,功能较为单一的收割机自然不成问题。

  无数精细齿轮在内部“咔嚓咔嚓”转动,带动其余地方的运输,一辆收割机的体型堪比四头牛加在一起的体积。

  前面精锐的铁片可以快速的收割粮食,后面是粮食和麦秸的分离器。

  这个大型机器赵燕歌只给两家人了一个思路,毕竟他们并不欠缺技术,少的只是那一点灵光乍现而已。

  收割机的体型让三公们惊叹,墨家的御史大夫算是入行人,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