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工程量依旧还有很多。

  按照陛下的意思,他们所打出来的井是越多越好,时下一般一个村子才一口井,赵燕歌所吩咐的数量让聂粮听了直感觉腿脚发软。

  中央诏令一出,全国各地纷纷动了起来,这还是赵燕歌第一次行使帝王的权利,诏令一出,大秦其余不缺水的区域所擅长打井的人全都赶往缺水的区域去打井。

  聂粮也没想到就一个打井这事会值得帝王动用帝诏,自觉身上任务繁重的他没和县令说上几句话就快步离开去草木丰盛的区域勘探。

  而停在原地的县令眼睛瞪大,不敢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要是他们这块区域今年颗粒无收,陛下来年会调控他们这里的粮价,这样一来,井水一打通,不缺水不缺粮,这么多县、村的人就不用再经历一次流离失所,不会沦为没有任何收入的流民。

  漆黑的眼前突然看到一线希望,继而扩大,让县令高兴的咧嘴直笑。

  百姓们不用流离失所,他这个县令也能继续当下去了。

  高兴的县令立马长跑追上了祭坛求雨的队伍,告知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听到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来年没有收成也不会饿死,无数百姓们听了纷纷哭泣,面上又哭又笑,心中五味杂陈。

  “那咱们还继续求雨么?”众人看着那些辛苦准备出来的祭品道。

  几位德高望重的村长商量了一下道,“继续求雨,只是我们要记得,我们未来的活命机会是陛下给予的。”

  那些年轻人不知道,可是这方圆百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那场干旱有过亲身经历的人,现在回想起来,都对当初的那段经历感到触目惊心。

  旱灾来临,无数人离开这片区域成为流民,那个时候朝廷当然也赈灾了,可是比起数以十几万计的百姓们只是杯水车薪,无数人被渴死饿死在半路上,期间更发生过易子而食的惨案,可以说面对天灾,人们为了能够活下去,什么伦理道德都不会再顾。

  一旦被人们心生同情的流民们开了恶的口子,可能会威胁到更多的人,那些县城的大门对他们一关,他们那些人就只能活生生的饿死在外面。

  那些老人们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记得腹中那种火辣辣的疼痛,没水没粮,那个时候他们都想把自己给吃了,那段黑暗的日子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都忘记了,只有身体所带来的痛苦,让他们终生都难以忘怀。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再次面对干旱才会感到那么的绝望。

  绝处逢生,那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祭坛求雨过后,天上晴空依旧,几位年龄相差不多的老者聚在一起望着那依旧火辣辣的太阳,“我还记得,那次咱们这里大旱了三年吧。”

  “是啊,整整三年,天上连滴水都没落下,不到第二年我们就被逼的离开了这里。”

  “我还记得那次,那个时候我还被父母抱在怀里,结果等再次回来这里的时候,我连自己的孩子都有了。”几位老人唏嘘不已道。

  第56章

  打井并不是一件外人能帮忙的事,它需要的是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员的配合。

  一般打井,基本就是两个人互相配合,一个在井中挖土,一个在上面负责倾倒,泥土从一开始的干燥变得湿润,一般人往下挖个数米,泥土就会变成污泥,这代表下方不远处会有地下水。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