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对李自成的最后一战!
��百姓对于造反都变得非常反感了,得益于杨山芦手下那些吏员的宣传,包括平时的讲解(同样是开启民智的一部分)。

  所以现在的老百姓都明白了,造反对于民生的危害,对于他们的危害……包括什么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那完全都是屁话,如果不纳粮的话,他闯王吃什么呢?或者说一开始还可以杀土豪劣绅,吃他们的粮食,可是土豪劣绅都杀光之后呢?

  所以说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包括很多道理,底层的老百姓限于见识,并不十分清楚,可是拿出来讲透讲明白的话,大家就都能明白了(也就是一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

  甚至在明白这些道理之后,老百姓都会自发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听见有人在鼓动造反之后,都有老百姓主动去向那些吏员们报告的,也就是李双喜见机得快,连夜逃了回来,不然的话,要是被官军抓住的话,都见不到李自成了。

  可就算是隐瞒了这样的经历,李自成都是听得目瞪口呆了,甚至以他这种浅薄的文化水准,都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这怎么可能呢?如果说朝廷减免税赋,或许还是收买人心的举动,可是现在连这样的藩王都不得势了,权势削减到这种地步,是他所完全无法理解的!这些可都是朱重八的子孙,大明朝的统治者,所以又有什么力量,能让他们落难至此呢?都到了这样的田地?

  甚至听了李双喜这么一说,李自成都罕见的有些走神了,因为他都想起了自己的当年,如果在当年也有这种事情,那该多好啊……自己还在当一个快乐的驿卒吧……只要送完信之后,就可以有钱沽上二两老酒,美美的喝上几口,也不用干造反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义父?义父?”看见李自成走神,李双喜就是连忙出声提醒,李自成这才回过神来,不过看着身边的这一切……李自成不愧为一代枭雄,也就很快坚定了心神……因为他再也无法回头了!并且经过这些年的烧杀抢掠,他的心已经野了,所以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甚至他心中还隐隐存有希望,就算是这样那又如何?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流寇,比现在更加艰难的时期都遇到过,最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十八骑,狼狈逃入商洛山中,不照样挺过来了吗?所以他相信,依然还有机会!

  *****

  再说杨山芦,他在带领着五千玄甲军,赶到了商洛山明军大营之后,就和之前已经到达的五千玄甲军会合了。

  这五千玄甲军的首领,就是徐世成,这位以前他的顶头上司,长安堡的管队官,现在的天成卫守备,在经过几年的锻炼之后,也已经是成长起来了,可以作为一员大将使用了。

  当然他在看见杨山芦之后,还是非常恭敬的,等到两人相见之后,就算他身穿重甲,依然是恭恭敬敬的下跪行礼道:“末将参见将军大人!”

  并且他的称呼中,也是一种默契,如果是新近加盟的那些人,都喜欢称呼杨山芦为候爷,而像他们这些镇虏卫的老人,就喜欢称呼他为将军大人,以显的亲密。

  而杨山芦呢,见了他之后也就连忙把他扶了起来……因为当初一起出来的老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对这种能够幸存下来,并且跟得上形势的,还是需要珍惜的。

  然后等到双方分宾主落座之后,就开始议论起军事来,当然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在座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陕西巡抚孙传庭,他所率领的一支秦军,作为当地的官军主力,也是参与围剿李自成的一支重要力量。

  并且老实说,孙传庭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在历史上也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