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圣旨到!
��次宣旨的太监规格都是非常高的……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亲自前来宣旨,可见崇祯皇帝对于此次宣旨的重视!

  而等到行营众将得到消息之后,都是原地驻扎,一起出来迎接的,包括依然卧床不起的卢象升,都是挣扎着下地,前来跪迎圣旨。

  不过等到王德化赶到之后,看来他早就得到过崇祯的亲自嘱咐,所以在宣旨之前,就特地声明这是皇上特意嘱咐的……卢象升卢爱卿只要坐着听候宣旨即可,不必遵照繁文缛节。

  这种皇恩浩荡,让卢象升都是非常感动的,也更加坚定了他决死报国的信念。

  而且这次宣旨的场面也是非常宏大,王德化都是让卢象升召集全军一起听宣,并且还专门找了几十个军中的大嗓门,到时候他念一句,这些大嗓门来复述一句,好让全军将士都能听到圣旨伦音的!

  毕竟对普通的军士来说,恐怕一辈子都不一定有这样一次聆听圣旨的机会!包括这次圣旨的内容,也是比较大气,从而可以更好地让全军将士感受到皇恩浩荡,进一步激励士气的。

  按照程序来说,宣旨太监代表的是皇权,所以从步骤上,第一步是宣旨,之后才是为杨嗣昌接风洗尘的,所以等到现场布置完毕,摆上香案,点上檀香之后,王德化这才正式登场。

  他先是从随行的七八名锦衣卫手中,取过一个黄绸包裹的锦匣,,然后小心取出以黄绫封套的圣旨,,酝酿了一番情绪之后,才开始大声宣读起来……而他读的第一条就是杨嗣昌的任命状,毕竟以杨嗣昌的身份地位,理应放在圣旨开头宣读。

  而具体来说,也就是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出任此次行营监军,而且考虑到卢象升的身体康复进度,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所以实际上,监军之职已经是整个行营的掌舵人。

  对此行营众将当然是没意见的,一来以杨嗣昌的才干,在整个明末都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这位还是镇国将军的老爹,这种关系摆在这里,还有谁会反对吗?

  而等到念完这第一条之后,接下来王德化念到的就是具体封赏了……也就是和行营众将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场十几员将领,一个个都是竖起耳朵听着……

  而王德化这个阉臣呢,不知为何他也是非常兴奋,念得非常铿锵有力的,只听见他略显尖锐的声音在整个营地上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山东行营督师卢象升,勇于国事,不幸负伤,特赐御制十全大补丸一副,以安心养病,并赐金厢犀束带,织金胸背麒麟圆领各一,玉珊瑚一对,以示恩赏!”

  (因为崇祯知道卢象升清廉过人,所以这次没有赏银下来)

  “今有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山西总兵虎大威、大同总兵王朴、三大总兵英勇善战,勇挫鞑虏!朕心甚慰,赐下赏银二万两,赏功银牌一千副,用于封赏众军!此外诸卿的具体封赏,等到东虏入寇结束之后,一并封赏!”

  最后,王德化又念到了杨山芦的封赏,并且和三大总兵相比,还是特别的恩宠有加,只听见王德化铿锵有力的念道:“今有大同镇东路游击将军杨山芦,勇于国事,屡挫顽敌!不负天下第一军之封号!朕心甚慰,特赐赏银一万两,赏功银牌1000副!用于封赏众军!并赐御马十匹,明珠百颗,以示恩赏!并望镇国将军,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而等到念完圣旨后,众将都是跪倒在地,三呼万岁!并且众人都是心中非常喜悦,因为这个圣旨就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啊……显然卢象升遇刺这件事情,圣上并没有怪罪他们,而是肯定了这次大捷,并且还给予了前期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