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京城反应
“爱卿此言甚善。”而崇祯听了就是非常满意,如果说要勘验,这其中杨山芦斩首最多,显然影响也最大,可是现在杨嗣昌这种态度,摆明以国事第一,令他非常欣赏的。
不过就像杨嗣昌敢于提出这一点一样,崇祯对于杨山芦,同样有着绝对的信任,崇祯九年都能斩首鞑虏过千了,现在经过了二年的卧薪尝胆,斩首六千很奇怪吗?
所以崇祯已经是笑着说道:“勘验是需要的,不过对于朕的小杨爱卿,朕是绝对相信的!所以封赏已经可以发下去,朕还等着朕的小杨爱卿受此激励,再立新功呢!”
“多谢皇上!”杨嗣昌听了之后,都是非常欢喜的,当然他身为杨山芦之父,对于这个再立新功,也有着更深的了解,毕竟在开战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杨山芦的预想了,按照他的说法,那就是不给鞑子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训,那都对不起他练出来的过万强军啊……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商量的,那就是如何处理高起潜。
老实说在这件事情上,崇祯是有些自责的,如果真的像奏报上说的那样,高起潜就是死有余辜,杀头一百次都不解恨!可叹他平时见他说的头头是道,还被蒙在鼓里!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崇祯作为朱由校的皇弟,是亲王的身份,所以从小就不是作为皇帝来培养的,不仅没有老师来教他,而是养于深宫妇人之手,所以容易被人蒙蔽,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此时,崇祯还想听听杨嗣昌的意见——毕竟杨嗣昌是他最看重的大臣。
而杨嗣昌那也不含糊,当即态度鲜明的道:“臣以为应当重重惩治!他临阵溃逃,差点就是把大捷变为大败啊!而且这份弹劾的奏折,可以认为绝对属实!”
“一来这是卢督臣亲笔所写,再加上高起潜本人统辖的关宁援军中,曹变蛟、王延臣二位将军附议证明,此事为真,再加上因为他临阵溃逃,害的统辖的关宁援军害怕受责,都躲了起来,严重影响到军国大事,所以绝对该重重惩治!”
“好,就依爱卿所言。”其实老实说,高起潜和崇祯的关系还是比较特殊的,当初崇祯还是亲王的时候,高起潜就是亲王府的老人了,从小侍奉崇祯长大,两人感情不一般,不过现在嘛,既然犯下如此大罪,那就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崇祯当即说道:“那就等到派出宣旨太监的时候,将他捉拿进京,问明罪责后开刀问斩!”
“皇上圣明!”杨嗣昌听了很是欢喜,心想芦儿啊芦儿,这件事情老爹已经替你办成了。
要知道对于高起潜这样的败类,杨山芦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捷报进京之前,他就已经飞鸽传书,通知老爹杨嗣昌了,一定要想办法把他除掉!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位为敌避战,见死不救,害死了卢象升,又间接祸害了大明朝,最后却是嘛事没有,安安稳稳的活到了大明灭亡,然后投降大清了事,可谓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不过现在嘛……
确定了高起潜的死罪后,随后崇祯还有些犯难,毕竟如此重要的关口,军中不可无监军啊……当然如果不是朝中离不开杨嗣昌,他倒是非常好的监军人选啊,所以现在,崇祯就想听听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而等到崇祯说了之后,杨嗣昌已经胸有成竹的说道:“皇上不必忧虑,微臣推荐一人,绝对可以当此大任。”
“哦,是谁?”崇祯就是连忙问道。
“那就是三朝帝师孙承宗!一来以孙阁老的才华,绝对可�
不过就像杨嗣昌敢于提出这一点一样,崇祯对于杨山芦,同样有着绝对的信任,崇祯九年都能斩首鞑虏过千了,现在经过了二年的卧薪尝胆,斩首六千很奇怪吗?
所以崇祯已经是笑着说道:“勘验是需要的,不过对于朕的小杨爱卿,朕是绝对相信的!所以封赏已经可以发下去,朕还等着朕的小杨爱卿受此激励,再立新功呢!”
“多谢皇上!”杨嗣昌听了之后,都是非常欢喜的,当然他身为杨山芦之父,对于这个再立新功,也有着更深的了解,毕竟在开战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杨山芦的预想了,按照他的说法,那就是不给鞑子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训,那都对不起他练出来的过万强军啊……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商量的,那就是如何处理高起潜。
老实说在这件事情上,崇祯是有些自责的,如果真的像奏报上说的那样,高起潜就是死有余辜,杀头一百次都不解恨!可叹他平时见他说的头头是道,还被蒙在鼓里!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崇祯作为朱由校的皇弟,是亲王的身份,所以从小就不是作为皇帝来培养的,不仅没有老师来教他,而是养于深宫妇人之手,所以容易被人蒙蔽,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此时,崇祯还想听听杨嗣昌的意见——毕竟杨嗣昌是他最看重的大臣。
而杨嗣昌那也不含糊,当即态度鲜明的道:“臣以为应当重重惩治!他临阵溃逃,差点就是把大捷变为大败啊!而且这份弹劾的奏折,可以认为绝对属实!”
“一来这是卢督臣亲笔所写,再加上高起潜本人统辖的关宁援军中,曹变蛟、王延臣二位将军附议证明,此事为真,再加上因为他临阵溃逃,害的统辖的关宁援军害怕受责,都躲了起来,严重影响到军国大事,所以绝对该重重惩治!”
“好,就依爱卿所言。”其实老实说,高起潜和崇祯的关系还是比较特殊的,当初崇祯还是亲王的时候,高起潜就是亲王府的老人了,从小侍奉崇祯长大,两人感情不一般,不过现在嘛,既然犯下如此大罪,那就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崇祯当即说道:“那就等到派出宣旨太监的时候,将他捉拿进京,问明罪责后开刀问斩!”
“皇上圣明!”杨嗣昌听了很是欢喜,心想芦儿啊芦儿,这件事情老爹已经替你办成了。
要知道对于高起潜这样的败类,杨山芦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在捷报进京之前,他就已经飞鸽传书,通知老爹杨嗣昌了,一定要想办法把他除掉!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位为敌避战,见死不救,害死了卢象升,又间接祸害了大明朝,最后却是嘛事没有,安安稳稳的活到了大明灭亡,然后投降大清了事,可谓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不过现在嘛……
确定了高起潜的死罪后,随后崇祯还有些犯难,毕竟如此重要的关口,军中不可无监军啊……当然如果不是朝中离不开杨嗣昌,他倒是非常好的监军人选啊,所以现在,崇祯就想听听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而等到崇祯说了之后,杨嗣昌已经胸有成竹的说道:“皇上不必忧虑,微臣推荐一人,绝对可以当此大任。”
“哦,是谁?”崇祯就是连忙问道。
“那就是三朝帝师孙承宗!一来以孙阁老的才华,绝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