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大战前夕
�最后光荣战死!

  甚至死的时候身上都插了六把虎枪,依旧怒目圆睁,尸身屹立不倒!此种人杰,正气永存天地!包括他一手练出来的三千天雄军,也是跟随他全部战死!

  可正在他拼死力战的时候,离他五里,坐拥二万大军的监军高起潜,却坐视卢象升孤军奋战,根本不加以援手!此种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不过现在嘛……

  一天后,杨山芦已经接到卢象升手札,命他率领兵马前来京师勤王!包括卢象升本人,在接到圣旨后已经传檄宣大三镇总兵,前去京师勤王!三镇总兵领命后,经过一系列紧张的调遣后,三镇援兵合计二万余人,在卢象升的带领下急往京师而去!

  而杨山芦呢,接到命令同样不敢怠慢,经过商议后留下三千兵马看家,包括泰赤乌部的二千蒙古精骑,同样留下来作为策应,而杨山芦本人,则亲率一万五千大军,分为步骑二营,前往京师而来!

  杨山芦这次要赶去的地点,是为昌平,昌平守护着居庸关与各个帝陵,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以昌平的重要性,它本身都设立了一个昌平镇,以为拱卫。

  昌平城池不小,它的成型,一开始是县以东八里筑永安城,设永安营,不久后在永安城南面又建一城,两座城连一起,成为昌平城,周长十里零二十步,堪称天下有数雄城。

  等到杨山芦赶到之后,宣大三镇,包括同样接到命令,奉调入关的关、宁各镇入卫官兵都是云集于此,几万大军都归暂代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节制。

  所以入目之处,城外到处旌旗遍布,密密麻麻的都是驻扎地营帐,一眼望去都有看不到头的感觉。而看着兵马如此之多,杨山芦心中的底气更加足了,狗鞑子,真以为我们汉人好欺负不成!你来吧!

  而且和历史上相比,原本掣肘的老爹现在可是全力支持的,各种物资供应都是尽可能地充沛了,再加上三军主帅,又是绝对主战的卢象升……

  接着这个时候,已经有卢象升身边的亲将陈安前来迎接,而杨山芦见了也是很满意的,陈安可是卢象升的亲卫统领啊,现在居然派出他来迎接,这种重视……

  然后又陈安在,玄甲军也很快找到了地方,安营扎寨,安顿好一万五千大军后,杨山芦这才跟着陈安,一起前往位于昌平城内的临时总督行辕。

  而在一路上,杨山芦还细细打量各地前来的援兵,毕竟这些就是以后并肩作战的友军啊……

  而他看下来还是很满意的,这些援兵大多是正规的战兵,如分属各镇总兵的正兵营与副总兵的奇兵营,其中又以骑兵居多。例如他在其中,就看到了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此次也是大举入援。

  而且以大明的骑兵,几乎全部披甲,所以放眼看去,大营内一片耀眼的红色盔甲海洋,甚至粗看的话,以为看到的是清兵马甲,因为清兵和大明骑兵的盔甲很相似,二者大多都是对襟甲衣(往盔甲上涂上红漆,也是清兵向明军这个老祖宗学的,另外清兵头盔上多了一根高高的避雷针)。

  而且杨山芦还发现,这些战兵虽然因为长途赶来,神情疲惫,或是坐着,或是卧在地下休息,很多人的衣甲也比较陈旧,但是那股精锐的气势,各地守兵与他们根本无法相比,至于卫所种地的墩军,那就更不用说了,而这就是真正的职业战兵,大明花了无数钱粮,培养出来的真正精锐!也是国家底气之所在!

  所以看着这样连绵不绝的精锐部队,杨山芦心中也是豪情满怀,狗鞑子,就让我们来一决高下吧!

  临时总督行辕是设在昌平永安城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