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定国之策
�道的。

  谢玄虽然还有些失望,但今天的任务总的来说还完成得不错,第一,自己在长辈面前的形像已大为改进,退一步来说,即使得不到谢安和谢奕的支持,他也可以先去谢石营中去熟悉军务,建立自己的队伍;第二,谢安和谢奕并没有明确说出反对的话,一定还有机会的。虽然桓温的事情很紧迫也很棘手,但谢玄已有相当的心理素质,有事是急不来的。

  “大伯,父亲,三叔,谢玄先行退下。”谢玄神色自若,还是作了一揖,就要退下。

  “贤侄可留步。”谢安这时抬起头来。

  谢玄看到自己这位大伯眼神复杂,三两句无法描述出来。

  “孩子,你既然知道桓温的事,必然也知道桓贵妃了?”谢安这句话像是在问谢玄又像是自言自语。

  “是。”谢玄还是礼貌的回答了。桓贵妃谢玄当然知道,他甚至还知道这是个祸水,第一次和桓温里外勾结谋反未成,但伤了晋国很大的元气,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又用计逃过了圣上的惩罚,结果给了她第二次机会,与秦国勾结直接要了晋国的命。不过这些话现在还不能说,说了也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身份还会成疑。

  “唔!桓家的身份地位,桓温以前的战功,这都是无法从陛下那里轻易抹去的啊!”谢安似有感触。

  “听大伯的口气,好像您以前……”谢玄小心翼翼的求证。

  “你大伯当然不是胆小怕事之徒。”谢奕没有直说,但这话已经说得很明显了,而且谢玄推测一定还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至于什么打击,现在肯定不是追问的时机。

  谢安冲着谢奕点点头,示意他来说:“贤侄,有些话呢,大伯我本来不能说也不想说的,但今日念你一片赤诚之心,倒也可向你说上一说。桓温的事,可以从长计较,既然无法现在就连根拔起,那就只有静观其变,以静制动,而且,本相也作了些安排的。”

  谢安的安排并无十足把握,但他也并无兵权,反而所有的兵权名义上在桓温那里,谢安做的事只能是小心布局。

  谢玄稍想了一下,现在应该就是个机会,“大伯的筹划可是,当桓温于荆州起兵之后,父亲断其后、叔叔斩其腰,而大伯亲领淮浙之兵,并以精锐禁军挫其锐,再以水军乱其阵?”

  这套布局不可谓不精,问题在于桓温一起兵就将谢奕软禁起来,更与秦军勾结,两下夹击,破了谢石的南阳兵,害得谢石身亡,不但如此,水军精锐也被顺江而下的荆州水军打得大败,最后只有谢安带着帝国最后的精锐与桓温苦战,最后虽然在各地勤王之兵的合力下打败了桓温,但帝国最后一点精锐尽失,几年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大军任意践踏河山。

  所以,打桓温,不但要胜,而且要用最小的代价!这才是谢玄今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