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章开城投降
暗地串联的事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江一尘更加重视的是对安太清的干扰,昨晚才半宿时间,效果已经显现,孙耀祖刚才说的情况可以佐证。
等到孙耀祖离开,江一尘悄悄出门,继续在高处观察安太清帅府的动静,四张符的位置非常隐蔽,无需担心会被人发现。夜空中很平静,偶尔要一两只孤魂野鬼出现,离江一尘远远的,匆匆向帅府聚集。
城内士兵还有两三万,身上携带的煞气压制了鬼魂的怨气,是故城内厉鬼并不多,江一尘也不急,持续下去,缠住安太清的鬼魂数量不断增加,安太清总有崩溃的那一天。
接下去几天,孙耀祖每天都来汇报工作,鼓动起的士兵越来越多,已有几百人了,只可惜分布在各部,一旦有行动,无法及时通知到,而安太清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差,脸色苍白,有气无力,连续两天都没有出帅府一步了,巡视城防的工作只能交给手下人办理。
配合江一尘在城内的策反,官军连续短暂而急促的攻城,给安太清施加压力。安太清拖着病体,勉力上城,指挥防御。
孙耀祖看的清楚,回去告知江一尘:“节度使,安太清这几天病重,走路都很吃力,医生会诊几次,都说不出个名堂来。”江一尘不接这茬,问道:“孙将军,城中粮食还有多少?”孙耀祖道:“具体多少军需处才知道,反正不多了,不上城的现在只能吃两顿稀饭。”江一尘哦了一声,说道:“安太清马上要坚持不下去了,这样吧,你带领弟兄们,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每天发牢骚,就说吃不饱饭,没有力气打仗。”孙耀祖喜道:“这事容易,本来就是事实,不算扰乱军心,我马上去办。”江一尘叮嘱道:“一旦传出安太清有弃城投降的想法,你马上打开城门,放官军进来。”孙耀祖道:“末将在这怀州呆的憋屈死了,早就想离开这鬼地方了。”江一尘道:“转机就在这几天了,耐心等待。”
安太清的帅府中,每个人都觉得气氛不对,阴气沉沉,不由自主的感到压抑心慌,不愿意多呆。安太清更是昏昏沉沉,茶饭不思,平时的精明干练荡然无存,处理各种事犹豫不决,魂不守舍,每天发愣的时间远多于工作的时间。
又是连续一宿的噩梦,安太清根本没有睡着,好容易天色放亮,匆匆洗漱完毕,来到议事厅。
刚坐定就哈欠连天,诸将见主帅如此,更是斗志皆无。军需官上前禀报:“安将军,昨天清点库存,粮食已不足半月之数,再没有粮食运进来的话,必须要宰杀马匹了。”安庆绪眼睛直愣愣的望着前方,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众人只能暗中叹气。
一名副将说道:“这几天李光弼加强了攻势,士兵们吃不饱肚子,怨声四起,如果陛下再不派兵救援的话,怀州必定不保。”安太清身体哆嗦一下,似乎有点清醒,道:“依你之见,该怎么办?”副将道:“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如开城投降算了。”此言一出,厅堂上炸开了锅,倒有七八成人赞同,有人道:“我们在这里和官军对峙了大半年,也算对得起史思明了。”又有人道:“李日越和高庭晖一投降就被封了大官,我们这些人比他俩又不差,朝廷也会重用的。”也有人道:“高官不高官倒是罢了,粮食吃完了怎么办?人肉我想想都恶心,又不想饿死,倒不如投降换条活命。”当然,反对声也有,有的是怕李光弼清算,到时小命不保,有的因为家人在燕国控制的地盘上,生怕被史思明迫害。
七嘴八舌的,安太清听得也糊涂了,拿不定主意,手一挥,道:“别说了,大家先上城去,看看李光弼可有什么动静?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安太清并没有做出决定,但是出城投降变成了默认的一种选择,城内传言四起,传
等到孙耀祖离开,江一尘悄悄出门,继续在高处观察安太清帅府的动静,四张符的位置非常隐蔽,无需担心会被人发现。夜空中很平静,偶尔要一两只孤魂野鬼出现,离江一尘远远的,匆匆向帅府聚集。
城内士兵还有两三万,身上携带的煞气压制了鬼魂的怨气,是故城内厉鬼并不多,江一尘也不急,持续下去,缠住安太清的鬼魂数量不断增加,安太清总有崩溃的那一天。
接下去几天,孙耀祖每天都来汇报工作,鼓动起的士兵越来越多,已有几百人了,只可惜分布在各部,一旦有行动,无法及时通知到,而安太清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差,脸色苍白,有气无力,连续两天都没有出帅府一步了,巡视城防的工作只能交给手下人办理。
配合江一尘在城内的策反,官军连续短暂而急促的攻城,给安太清施加压力。安太清拖着病体,勉力上城,指挥防御。
孙耀祖看的清楚,回去告知江一尘:“节度使,安太清这几天病重,走路都很吃力,医生会诊几次,都说不出个名堂来。”江一尘不接这茬,问道:“孙将军,城中粮食还有多少?”孙耀祖道:“具体多少军需处才知道,反正不多了,不上城的现在只能吃两顿稀饭。”江一尘哦了一声,说道:“安太清马上要坚持不下去了,这样吧,你带领弟兄们,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每天发牢骚,就说吃不饱饭,没有力气打仗。”孙耀祖喜道:“这事容易,本来就是事实,不算扰乱军心,我马上去办。”江一尘叮嘱道:“一旦传出安太清有弃城投降的想法,你马上打开城门,放官军进来。”孙耀祖道:“末将在这怀州呆的憋屈死了,早就想离开这鬼地方了。”江一尘道:“转机就在这几天了,耐心等待。”
安太清的帅府中,每个人都觉得气氛不对,阴气沉沉,不由自主的感到压抑心慌,不愿意多呆。安太清更是昏昏沉沉,茶饭不思,平时的精明干练荡然无存,处理各种事犹豫不决,魂不守舍,每天发愣的时间远多于工作的时间。
又是连续一宿的噩梦,安太清根本没有睡着,好容易天色放亮,匆匆洗漱完毕,来到议事厅。
刚坐定就哈欠连天,诸将见主帅如此,更是斗志皆无。军需官上前禀报:“安将军,昨天清点库存,粮食已不足半月之数,再没有粮食运进来的话,必须要宰杀马匹了。”安庆绪眼睛直愣愣的望着前方,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众人只能暗中叹气。
一名副将说道:“这几天李光弼加强了攻势,士兵们吃不饱肚子,怨声四起,如果陛下再不派兵救援的话,怀州必定不保。”安太清身体哆嗦一下,似乎有点清醒,道:“依你之见,该怎么办?”副将道:“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如开城投降算了。”此言一出,厅堂上炸开了锅,倒有七八成人赞同,有人道:“我们在这里和官军对峙了大半年,也算对得起史思明了。”又有人道:“李日越和高庭晖一投降就被封了大官,我们这些人比他俩又不差,朝廷也会重用的。”也有人道:“高官不高官倒是罢了,粮食吃完了怎么办?人肉我想想都恶心,又不想饿死,倒不如投降换条活命。”当然,反对声也有,有的是怕李光弼清算,到时小命不保,有的因为家人在燕国控制的地盘上,生怕被史思明迫害。
七嘴八舌的,安太清听得也糊涂了,拿不定主意,手一挥,道:“别说了,大家先上城去,看看李光弼可有什么动静?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安太清并没有做出决定,但是出城投降变成了默认的一种选择,城内传言四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