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裴琰脚都踏出去了,听到易晃的话,反而顿住了,“算了。”

  他惊觉自己对这女子投放了太多的目光。

  易晃无知无觉道:“有时候我还挺佩服卢姑娘的,她身上有股不屈不挠的韧性,跟寻常女子不同。”

  “她自是与众不同。”裴琰轻声说。

  卢青桑寅时就起来熬粥,一共准备了四种粥,青菜粥、红豆甜粥、香菇瘦肉粥、海鲜粥。

  她用的是黏性更好的粳米,粳米淀粉含量丰富,煮出来的粥很粘稠,口感绵软,香菇瘦肉粥、海鲜粥中加上胡椒粉增加口味的层次感。

  为了提鲜,她甚还在其中加了鸡汤,青菜粥与红豆粥主打平价款,剩下两种价格上肯定要贵一些。

  裴琰因为要进宫的原因,起得也很早。他的口味还是以清淡为主,卢青桑准备的早饭是白粥与蒸包。

  倒是易家兄弟被咸香的粥吸引住了目光,一个要吃香菇瘦肉粥,一个要吃海鲜粥,纷纷掏出钱来要给卢青桑,卢青桑不肯收。

  裴琰道:“你不收他们不敢吃。”

  易晃苦着脸说:“大人在此,作为下属肯定要奉公守法呀,卢姑娘求你收钱吧。”

  按成本价收钱都不行,易家兄弟按照标价给了钱,还问卢青桑要不要帮她把东西运过去。

  卢青桑拒绝了。

  在京城居住就是这么方便,挑夫或者骡车都是现成的,很多人靠帮人运送东西谋生。卢青桑很容易就找到了人帮她运送东西,因为距离近,十五文钱就搞定。

  作者有话要说:  做小生意不是那么容易滴,小卢~

  晚安,明天见。

  第16章 (捉虫)

  清晨的钟楼街已经热闹起来了。

  卖小食的人不少,包子面条烧饼油条都有人卖,卖粥的倒没什么人,这也是卢青桑考察过才决定卖粥。

  她找了一处柳荫下把摊子摆起来,左边是挽着竹篮卖馒头的老太太,右边则是卖烧饼的大叔。

  她是故意选了这一处,包子烧饼配上粥才是一顿丰盛的早饭。

  钟楼街附近七个坊,居民多,而且离安定门很近,离进入皇城上朝的北安门更近,地理条件优越,人流密集。

  乍然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过来卖粥,周遭的人投来不少异样的目光。

  卢青桑镇定地点火生炉子。

  卖包子的老太太看她年纪跟自己的孙女差不多,好意提点她,“姑娘,早饭就是要吃的饱,一整天才有力气做工,馒头油饼顶饿,汤汤水水的粥吃起来不方便,也不顶饿,还容易上恭房,谁吃那个?”

  卢青桑笑道:“多谢大娘您的提点,我看这里卖粥的人少,就想着卖粥了,总有人买罢。”

  钟楼街不算短,只这一会儿的功夫,街道白线以内几乎都满是卖吃食的小贩。

  卢青桑一眼望过去光卖包子馒头的就有七八家,卖面条的也有好几家,更不论其他,竞争激烈。

  老大娘说的有道理,但是除了那些追求饱腹的人,总有一些人是追求口味的,她要做的就是这部分人的生意,她看了一下也有卖粥的,但都是卖其他吃食搭着卖白粥。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