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十至三十度。

  十是白天温度,三十是夜间温度。

  唯一会暖和一些的,便是中午那段时间,气温会短暂而迅速的回升。

  我将这些讲给小齐听,开车的司机闻言,诧异道:“你们难道是要进沙漠无人区?这个时节?哎哟哟,不行啊,那专业的探险队,也不会在冬季进去,你们这些游客,可不要瞎胆大啊。”

  我们进沙漠的缘由,也不足为外人道,因此那司机说完,我也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魏哥看的很专注,对于在封闭环境下长大的他来说,新接触到的世界太大了,他神情有些茫然,盯着外面的黄沙白雪,不知在想些什么。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在老旧的面包车里坐了一天,下车时,被干冽的寒风一吹,整个人几乎有种失重感。

  这边儿天黑的比较晚,和北京的时间差大约是两到三个小时,因此这会儿太阳还没有落下,周围的环境清晰可辨。

  泰若这地方实在太简陋了,一眼望去,就跟贫民窟似的,周围是茫茫的戈壁,地平线尽头处,挥洒着夕阳的余光。

  夕照映着黄沙白雪,形成了一副只有沙漠冬季,才能看见的特有美景。

  这里的气温,目前还不是太低,我们穿的多,到是没感觉到压力,不过这里的风却十分干燥,呼吸间,鼻腔里的水份都没了,每呼吸一次,鼻腔就如同有砂纸在打磨似的,伴随着干燥和刺痛。

  这里的‘生意人’大多已经撤退了,坚守下来的人很少,一些小摊小贩躲在屋子里,屋外只象征性的摆了些物资,算是个招牌幌子。

  还有一些人,则正在打包离开,空地上的停车处,车辆已经很少了,不停有人将东西给装车,然后开着车离开。

  因此,我们这辆往里开,停下来的车,就显得极为扎眼。

  一下车,便有许多摊贩或生意人打量着我们。

  给司机付了钱,司机挺热情的,对我们说道:“这里就一家旅店,一年到头都经营,不过这个季节房费要贵一点,你们也得住店吧,跟我走,我带你们去。”他到不是托儿,泰若的情况我找johnson打听过,这里确实只有一家旅店。

  人多的时候,也会租借摊贩的民屋。

  当即,我们便带着东西,跟着那司机一起投店住宿了。

  第二章 先知古镜(8)

  由于冬季人少,因此店里房间充足,我们一人要了一间,累了一天,点了一盆羊汤配着热囊,吃完后稍稍洗漱,便倒在床上休息了。

  这店环境太差,屋里一股子怪味儿,那味道难以形容,像是食物的味道,又像是一种奶腥子味儿,让人半晌都睡不着。

  我们的大部分物资,都有沈教授进行周转,新疆科研所这边儿会帮我们把物资给运送过来,毕竟我们三个人太少,不可能带着所有的物资上路。

  就和沈教授说的差不多,这个时节,还徘徊在泰若不肯离去的,都是些亡命之徒,为求财敢玩命的那种。因此,我们三人第二天早上,正吃着早饭时,便不停的有人来向我们打听,问我们是不是有什么活计。

  虽说我们缺人手,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刚开始来的几波人,一个个贼眉鼠眼,流里流气,看起来就不像能担大用的,因此我都给推了。

  正要吃完时,又来了一人,这人身形瘦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