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孝三房逼婚
�仍觉得有些不妥。如鹂却早忍不住了,摩拳擦掌道:“姑娘说得是!太太好性子,不然,那三太太早就该——”

  “该怎样?难道你还真要大耳光子打出去不成?”绮年失笑,“端了枇杷羹跟着走罢,到了那边少说话,看我眼色行事。”

  如鹂嘟着嘴,先到厨下去端了枇杷羹。这边小杨管事赶紧退了出去,如燕替绮年整了整衣裳,又取了朵珠花簪在头上,便跟着往正房去。

  周家宅子并不甚大,出了绮年的珠玉阁,走三十几步就是周太太吴氏所居的小山居。绮年走到正房门口,便听见里头咳嗽声,吴氏的贴身丫鬟如莺已经打帘子迎了出来,一见绮年,便压低声音道:“三太太正缠着太太要姑娘的庚帖呢。”

  绮年微微冷笑,从如鹂手里接过枇杷羹,笑盈盈走了进去道:“母亲,该吃药了。”

  吴氏身边两个大丫鬟,如莺在外头打帘子,如鹃便给吴氏捶背。旁边杨嬷嬷站着发急,只是到底是下人,不能来驳周三太太的话。此时见了绮年进来,两人都是眼前一亮,急忙上来接了枇杷羹。

  绮年先蹲身福了一礼:“三婶娘几时过来的?今日倒得闲。”

  周三太太生得一张额尖嘴瘦两颧突起的枣核脸,细眉细眼,脸上惯带着笑。见绮年进来,便亲热地起身来拉绮年的手,口中啧啧两声:“好嫂子,这般雪团儿般的美貌女儿,你究竟是怎样生的?”

  吴氏欲待答话,却又咳嗽起来。绮年不动声色地摆脱开周三太太,走过去端起那雪梨枇杷羹,慢慢地喂着母亲喝下,一面微笑道:“方才在外头听三婶说笑,可不知是什么趣事?”蜀地女儿多肌肤白腻,但绮年却是每天都要在院子里踢毽子做广播操的,虽然尽量戴着帷帽遮挡,但比之那些足不出屋的姑娘却仍旧是黑了几分,亏得这周三太太睁着眼能说得出“雪团儿”这话。

  吴氏一急,道:“没有什么事——”

  话犹未了,周三太太已经抢着笑道:“这可是好事,还是姑娘的喜事呢。”

  绮年心下冷笑。自来没有在别人家未出阁的闺女面前谈亲事的。若周三太太与二房关系亲近,绮年婚事又已定下,稍稍打趣几句也就罢了。如今吴氏尚未允准,连庚帖都不曾拿去,周三太太就一口一个喜事,当真这面皮也厚得可以了。

  吴氏听周三太太说话如此无理,急得脸色涨红,就要拦着不让说下去。她素知女儿能干,但再能干的姑娘,听了这般当面谈论自己,也要羞臊了。只是她自丈夫故去之后一直不曾病愈,此时心中一急,话未说出口,倒又咳了起来。

  绮年轻轻拍抚母亲后背,淡淡道:“三婶娘这话说得当真让人不解了。如今我父亲过世不满三年,母亲又病至如此,侄女儿一时实想不到,还能有什么喜事。”

  周三太太脸皮实在是厚,闻言只当听不出绮年的意思,笑道:“难怪姑娘不知,想你母亲尚未来得及与你说呢。”

  她素知吴氏禀性软弱,如今家中又没有个男人,只消半骗半抢将庚帖拿了,在外头稍加宣扬,这婚事便成了定局。即便吴氏母女不肯,未出阁的姑娘被这般一传,为了名声也只好嫁了。否则孤儿寡母,日后也难再找好婆家。

  周三太太打定了这主意,越发要今日便将此事做成了。入赘的是自家表弟,少不得将来周家二房的财产都落在他手里,自己也得分些好处。当下笑道:“说起来嫂子也是太过仔细了,姑娘今年十三了,也该说起亲事,没得总是瞒着。”

  吴氏气得脸涨通红,气喘吁吁道:“三弟妹这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