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抓壮丁
看着还沉浸在棋盘里的李老实,宁致远笑着摇了摇头,也没付出打扰,只是把晚上到家里吃饭的事情让胡志强转达,然后就离开了。
等来到李三炮家里时,正好看到胡彦斌和王志文两人正在院子里一边洗漱,一边和正坐在院子里磨镰刀的李三炮说着话。
“哎呀!三炮叔,你这是在干嘛呢?我一来你就磨刀,难不成想把我给宰喽?”进了院门的宁致远,故作怕怕地说道。
“我可不敢把你这个小财神给宰喽,不然,村里人还不得把我这把老骨头还有我这院子都给拆喽啊。”
“这不是地里的粮食要收割了吗,不把刀磨快点,肯定耽误事儿。”用手舀了点水倒在身前的大青石上,摸了摸了刀锋的李三炮,笑着解释道。
“对喽,我都忘了这事儿,三炮叔,这粮食什么时候收?”一拍自己的额头,发现自己把这事儿给忘了的宁致远连忙问道。
“天气好的话就明天,怎么,小财神,你也想体会一下收割庄稼的感觉?”换了一刃上锈迹斑斑的镰刀,准备接着磨的李三炮笑道。
“嘿嘿……还别说我真有这个意思,反正老实叔家里的地不都包给我了吗,正好我也要把地里的螃蟹收了。”
正想着趁机把螃蟹给收下来的宁致远,到是觉得趁着两个死党在,连收稻子带收螃蟹一锅烩了正好。
“对了,你地里的螃蟹可有不老少。说到螃蟹,圆子,你养的那些螃蟹长得可真不错啊,这下子又能赚不少吧。”
原本还想磨刀的李三炮,眼瞅着聊到了螃蟹,当下连刀也不磨了,直接擦擦手从青条石前站了起来。
“呵呵……能赚多少我也没数儿,而且我这是稻田蟹,可没法子跟阳澄湖、固城湖的大闸蟹比。”
“这前的蟹苗因为选得都是上好的品种与比较大的个头,光是成本也不少钱,能不能赚钱我这心里还真不落底。”
知道村里盯着自己那几亩水稻田里那些螃蟹的人不在少数,宁致远的回答却很实事求是。
其实,自从养了这些螃蟹之后,村里人就已经有不少在外面打听了一些关于稻田蟹的市场行情。
这玩意虽然在价值上确实与阳澄湖、固城湖的大闸蟹相去甚远,但只要个头大质量好,拉到批发市场价格也是不便宜。
二三两左右的最少也能卖了二十多块钱一斤,四五两的售价好的话能这个基础上翻上一倍还不止。
算起来,这玩意儿可比卖粮食赚钱多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与种粮食不但不冲突,反而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不过,在打听到蟹苗的价格也不便宜之后,李家洼的村民们权衡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在他们想来,如果真能赚钱的话,某人肯定还会象蘑菇房和草莓园,还有网纹瓜一样交给大家一起做。
只可惜,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件事儿,宁致远确实会把稻田蟹的养殖交给村民们来搞,自己只管分成就好。
但到了现如今,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稻田蟹的事情,就算要搞,宁致远想得却是要不要另找个渠道。
反正养螃蟹也不一定非要水稻田,有个水质好点的池塘,甚至自行砌出几个足够大的螃蟹池,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至于村里人到时候的反应,宁致远自然也有所预料,只是,也没谁规定有赚的生�
等来到李三炮家里时,正好看到胡彦斌和王志文两人正在院子里一边洗漱,一边和正坐在院子里磨镰刀的李三炮说着话。
“哎呀!三炮叔,你这是在干嘛呢?我一来你就磨刀,难不成想把我给宰喽?”进了院门的宁致远,故作怕怕地说道。
“我可不敢把你这个小财神给宰喽,不然,村里人还不得把我这把老骨头还有我这院子都给拆喽啊。”
“这不是地里的粮食要收割了吗,不把刀磨快点,肯定耽误事儿。”用手舀了点水倒在身前的大青石上,摸了摸了刀锋的李三炮,笑着解释道。
“对喽,我都忘了这事儿,三炮叔,这粮食什么时候收?”一拍自己的额头,发现自己把这事儿给忘了的宁致远连忙问道。
“天气好的话就明天,怎么,小财神,你也想体会一下收割庄稼的感觉?”换了一刃上锈迹斑斑的镰刀,准备接着磨的李三炮笑道。
“嘿嘿……还别说我真有这个意思,反正老实叔家里的地不都包给我了吗,正好我也要把地里的螃蟹收了。”
正想着趁机把螃蟹给收下来的宁致远,到是觉得趁着两个死党在,连收稻子带收螃蟹一锅烩了正好。
“对了,你地里的螃蟹可有不老少。说到螃蟹,圆子,你养的那些螃蟹长得可真不错啊,这下子又能赚不少吧。”
原本还想磨刀的李三炮,眼瞅着聊到了螃蟹,当下连刀也不磨了,直接擦擦手从青条石前站了起来。
“呵呵……能赚多少我也没数儿,而且我这是稻田蟹,可没法子跟阳澄湖、固城湖的大闸蟹比。”
“这前的蟹苗因为选得都是上好的品种与比较大的个头,光是成本也不少钱,能不能赚钱我这心里还真不落底。”
知道村里盯着自己那几亩水稻田里那些螃蟹的人不在少数,宁致远的回答却很实事求是。
其实,自从养了这些螃蟹之后,村里人就已经有不少在外面打听了一些关于稻田蟹的市场行情。
这玩意虽然在价值上确实与阳澄湖、固城湖的大闸蟹相去甚远,但只要个头大质量好,拉到批发市场价格也是不便宜。
二三两左右的最少也能卖了二十多块钱一斤,四五两的售价好的话能这个基础上翻上一倍还不止。
算起来,这玩意儿可比卖粮食赚钱多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与种粮食不但不冲突,反而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不过,在打听到蟹苗的价格也不便宜之后,李家洼的村民们权衡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在他们想来,如果真能赚钱的话,某人肯定还会象蘑菇房和草莓园,还有网纹瓜一样交给大家一起做。
只可惜,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件事儿,宁致远确实会把稻田蟹的养殖交给村民们来搞,自己只管分成就好。
但到了现如今,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稻田蟹的事情,就算要搞,宁致远想得却是要不要另找个渠道。
反正养螃蟹也不一定非要水稻田,有个水质好点的池塘,甚至自行砌出几个足够大的螃蟹池,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至于村里人到时候的反应,宁致远自然也有所预料,只是,也没谁规定有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