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一片金黄色
�多。

  而市面上真正好吃的野猪肉,其实是那种纯种野猪与家猪杂交后的品种,一般只有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五的野猪血统。

  这样的品种,不但在肉质上正好集中了野猪与家猪的长处,同时又避免了性子太野,不好管理的弊端。

  而且,一旦分包给村民去养的话,除了不用再受到猪圈的“毒气”污染之外,养殖的数量上也比自己一个人来得多多了。

  正好公司刚筹建好,眼下正缺生意做,这要是能规模化的养殖这种杂交猪,多少也是一个经营的项目。

  “可惜八戒还没成年,当不了种猪,这门生意看来最快也得来年才能搞起来了,唉!为了公司,我容易嘛!”

  转完这些念头之后,不忘给自己的“劳苦功高”感叹上一句的宁致远,这才背着手施施然地往村口方向走去。

  当然,宁致远也知道这种感叹顶多自个儿想想,真要是说出去,一旦被两个死党听到,那下场,肯定会灰常惨。

  因为眼下也是金秋时节,离秋收也没多久了,一路行来,宁致远到是碰上了不少在自家稻田里巡视的村民。

  放眼看去,一片片的金黄色随风起浮,虽然这些稻田跟宁致远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却依旧能从村民们欢喜的神色中分享到那种丰收的喜悦之情。

  看了看村头,没发现车影的宁致远,干脆脚下一转,往李老实,不对,确切地说应该是自家的稻田走去。

  都说有比较才会有差距,这话一点都不错。

  虽然都是稻田,也都是一片沉甸甸的金黄色,但等宁致远到了近前之后,却发现自家的稻子要比其它村民地里的好上一些。

  稻穗的颗粒即大又饱满不说,而且枝杆也要比一般的稻株来得粗壮不少,随手摘了几粒扔进嘴里嚼嚼,米香非常的纯正。

  只可惜,这几亩水稻田的长势虽然很好,但落在宁致远的眼里却不算什么,毕竟空间里种出来水稻可比这强多了。

  不过,宁致远不在意不代表村里人不在意,都是在地里刨食儿刨了几十年的老手,谁还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区别。

  所以,宁致远刚在稻田边蹬下没多会儿,就有几个村民围了上来,虽然没谁开口就问,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而对于村民们的探究,正观察着稻田里那些时而出现时而隐没蟹将军的宁致远,一点儿也不意外。

  不过,关于这几亩稻田能长这么好,全亏了自己时不时往里面灌些灵泉的真相自然不会傻到说出来。

  好在,对于这种问题,对于农业大学农学院大四生的宁致远来说,即使没有事先准备也不是什么难题。

  当下就客串了一把农科站的技术员,将稻田养蟹对稻子的一些好处,以及生态种植的各种优势,说得头头是道。

  当然,说完了好的一面,宁致远也没忘记将弊端给挑明,免得有人头脑一发热也跟着搞了,万一搞不好,那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