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汪汪汪
��么细。”

  杨士恒应了。

  昭宁帝又问左右:“太傅呢?”

  赵太监答道:“应在上书房理事。”

  昭宁帝笑道:“原是皇子们上学的地方,倒叫她使成了衙门。也罢,近朱者赤,叫皇子们打小儿接触下朝政也是好的。”

  赵太监亦笑道:“大公主喜欢太傅,日日跟着太傅,太傅理事她就写功课。闹的别的殿下们也跟着进进出出,难为太傅竟也不受干扰。”

  李初晖就是昭宁帝派去盯着庭芳的,见女儿能盯住人,昭宁帝心下大慰。他不是不信任庭芳,实在是怕徐清学的太好,将来生出不必要的争端。今年徐清将要启蒙,他会仔细挑拣好的嬷嬷并先生教导。徐景昌的长子,未来的定国公,固然不希望他满脑子治国之道,也不希望养成纨绔子弟。

  挥退杨士恒,不多时昭宁帝便等到了庭芳。如今乾清宫被庭瑶狠狠收拾过一遍,再不似筛子。昭宁帝赐坐后,开门见山的道:“我方才有了一条好计。”

  庭芳笑道:“臣请陛下赐教。”

  昭宁帝道:“江南,土地极难收回。才杨士恒同我说,叫朝鲜种棉花,在江南设厂,做成衣裳销往南洋。思路非常好。可是在江南设厂,难免便宜了豪强。横竖珍妮机在我们手上,他们想仿也无人才。那我们便出个政策,拿土地换珍妮机。棉纺生意暴利,虽不如土地稳定,却是能吸引许多胆大之人。即可逐步蚕食土地,慢慢变成王田。山东的王田已有成效,先不提豪强的庄园,至少今岁的收成已是可观。江南是最难啃的骨头,若能不显山不露水的分化,别的地界儿更加容易了。”

  庭芳抽抽嘴角,尼玛这招太黑了!江南有豪强,但江南的繁华由密布的中产而奠定。中产对田产可没有过强的执念!江西的棉布长期供不应求,军需不算,湖南湖北等地因地利不便,且还买不着隔壁江西的棉布成衣。在江南设厂,不独可出口南洋,亦可供江南几省消耗。江西的专做军需,湖南可设厂自给自足。天下人人要穿衣,纺织厂开遍大江南北都不稀奇。旁的不论,利润太恐怖了。于是心更黑的补充了一句:“可请商户参股,朝廷四成,商户六成。皆大欢喜。”

  昭宁帝心道,若论心黑手狠,只服叶太傅。朝廷参股,保证朝廷利益的同时,避免了地方官的盘剥。商户参股,则调动了商户的积极性,朝廷是不可能出人去做销售的,但商户定然要去。有了四成的利,头几年不收税也使得。必然有商户不要命的冲进来。他们会成为新的势力,直达天听的势力,自然而然的挤兑、逼迫原有的豪强地盘。不过是借力打力的变种。唯一可虑的,乃朝廷的信誉不好,商户未必就敢与朝廷合作。

  昭宁帝露出一丝笑:“那个叫刘永丰的,有兴趣做棉纺么?”得树个典型!见人赚钱了,自然要红了眼,买涨杀跌乃人性,到时候就是商户求着朝廷了,土地更好收拢。

  庭芳道:“且要问问。”

  昭宁帝点头:“强扭的瓜不甜,我知道。我也问问袁首辅,看他家有没有意思。对了,房家呢?房知德就要娶亲,他名下应有田土,同朝廷合作开个厂子,不拘寻哪个族人打理,可补贴家用。只别叫他自个儿冒头,官员不得经商的律令不可违背。房知德几个姐姐都嫁在京中,打问一圈儿,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庭芳:“……”昭宁帝这货的利诱术彻底出师了!皇帝这岗位,真锻炼人呐!

  第205章江南,棉花经济战

  手摇珍妮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大山寨国的山寨技术毋庸置疑�